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双通道抗栓与双联抗血小板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后,双通道抗栓(阿司匹林联合利伐沙班)对比双联抗血小板(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接受下肢动脉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患者80例,根据抗栓治疗方案,分为双通道抗栓组38例和双联抗血小板组42例。双联抗血小板组为术后抗栓方案为每日口服1次阿司匹林,剂量为100mg,同时每日口服1次氯吡格雷,剂量为75mg。双通道抗栓组为术后抗栓方案为每日1次口服100mg阿司匹林,同时每日1次口服5mg利伐沙班。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月和6月的随访资料,分析上述相关数据的变化,综合评估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基线数据显示,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Biocontrol fungiI)、性别、Rutherford分级、病变部位、吸烟史以及合并症(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两组RBC和PLT计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亦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在治疗前APTT和PT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双通道抗栓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APTT及PT均显著高于双联抗血小板组(P<0.001),且该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APTT和PT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1);而双联抗血小板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APTT和PT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ALT、AST、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各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亦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跛行距离与踝肱指数对比均未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GW4869,但各组内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01)。治疗效果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χ2=0.153,P=0.696)。术后3个月时两组一期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251),selleck产品但术后6个月双通道抗栓组一期通畅率(94.7%)显著高于双联抗血小板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82,P=0.020)。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事件,仅观察到轻微出血且组间无显著差异(χ2=0.029,P=0.866),整个观察期内未发现严重治疗相关血管并发症。结论: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后6月,双通道抗栓方案一期通畅率优于双联抗血小板方案,且未增加出血风险,两种方案安全性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