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眼底表型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内液中炎症因子与VEGF变化规律研究

目的:比较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PDR)患者房水、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及对比PDR不同眼底表型下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VEGF)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眼科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的PDR患者作为实验组(39例39眼)即PDR组,分为新生血管组(19例19眼)和纤维增殖组(20例20眼);选取因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PPV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3例23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房水、玻璃体液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和VEGF的浓度。对所得出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PDR组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眼别、眼压、甘油三酯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增殖组眼压高于新生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肌酐、是否注射胰岛素、总胆固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房水中MCP-1、IL-8、VEGF表达水平的比较房水中PDR组IL-8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水中PDR组MCCaput medusaeP-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水中纤维增殖组中IL-8的表达水平高于新生血管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MLN8237体内实验剂量学意义(P<0.05),而房水中MCP-1和VEGF的表达在新生血管组和纤维增殖组中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玻璃体液中MCP-1、IL-8和VEGF三种细胞因子比较玻璃体液中PDR组MCP-1、IL-8、VEGF三种因子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增殖组中MCP-1、IL-8的表达水平较新生血管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生血管组中VEGF与纤维增殖组中VEGF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玻璃体液中细胞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玻璃体内IL-8与MCP-1水平、VEGF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663,P<0.05、r=0.479,P<0.05),VEGF与MCP-1水平无相关性(P>0.05);玻璃体液中MCP-1水平与眼压呈正相关(r=0.528,P<0.05)。5.房水和玻璃体液中IL-8、MCP-1和VEGF三种因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在玻璃体液中MCP-1、IL-8和VEGF三种因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房水中的表达水平,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水中IL-8、VEGF与玻璃体液中IL-8、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24,P<0.05、r=0.388,P<0.05),房水中MCP-1与玻璃体液中MCP-1的表达无相关性(r=0.482,PF-03084014 IC50P>0.05)。结论:1.PDR中炎症因子与VEGF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但以纤维增殖膜为主要眼底表型的PDR患者房水和玻璃体液中主要以炎症因子升高为主要趋势参与PDR的发生发展。2.玻璃体液中IL-8和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房水中的浓度,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IL-8、VEGF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通过检测房水中的IL-8和VEGF可能有助于了解PDR的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3.PDR患者眼压值与眼内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