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用药规律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药方剂,GW-572016价格并利用Excel、IBMSPSSModeler18.0和IBMSPSSStatistics20.0软件对药物进行性味归经、类别、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用药规律和核心组方。以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rugBank等多个数据库分析核心组方,分别得到相关成分靶点、疾病靶点及交集靶点,再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PPI网络,同时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164首方剂,涉及中药201味,高频药物24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多见,归肺、脾、胃经居多。功效类别集中于化痰止咳平喘bio-active surface、补虚、清热。关联规则得到核心组方药物为甘草、麻黄、杏仁、地龙。共筛选168种活性成分,817个靶点及322个交集基因。核心靶点包括STAT3、TP53、SRC、AKT1、JUN、TNF等。GO富集结果主要涉及激素、细菌、炎症及外源性刺激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于AGE-RAGE、IL-17、TNF、HIF-1、NF-κB等信号通路。结论 中医药治疗Ferroptosis抑制剂过敏性哮喘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辅以补虚清热。核心组方(甘草、麻黄、杏仁、地龙)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姜黄素、柚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等多个成分作用于STAT3、TP53、SRC、AKT1、JUN、TNF、HSP90AA1等,调控AGE-RAGE、IL-17、TNF、HIF-1、NF-κB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