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前期从贵州中药民族药化学库中筛选获得一种具有抗红白血病活性的天然产物(一种丹参酮类似物TB-3),确定这种丹参酮类似物TB-3在体内外对红白血病作用,并阐明其抗红白血病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丹参酮类似物TB-3对红白血病细胞(HEL和K562)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染色法检测TB-3对红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通过JC-1染色法检测TB-3对红白血病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检测TB-3对红白血病细胞中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并利用细胞热力学实验及分子对接分析TB-3抗红白血病的分子靶点。用Friend Murine leukemia viruse(F-Mu LV,Friend病毒)构建红白血病小鼠动物模型并评估TB-3治疗红白血病的体内有效性,之后采用H&E染色检测化合物对小鼠脾脏的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1.丹参酮类似物TB-3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两种红白血病细胞HEL和K562的生长(p<0.001),且TB-3对HEL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K562;丹参酮类似物处理HEL细胞均引起染色质和细胞核凝集、使DNA发生片段化,显著诱导两种细胞发生凋亡(p<0.001);丹参酮类似物TB-3处理HEL细胞均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2.F-Lu MV诱导的红白血病小鼠,与正常组相比,红白血病组小鼠血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01),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略有降低(p<0.05)。脾脏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红白血病小鼠脾脏中检测出FLu MV产物;利用瑞氏-吉姆萨染色对外周血和骨髓进行染色,红白血病组小鼠血涂片中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和豪焦小体,骨髓涂片中非红系原始细胞(NEC)≥0.30,有核红细胞≥0.50,红系可见原核和单核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提示F-Lu MV成功诱导构建了红白血病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通过腹腔注射丹参酮类似物TB-3到红白血病小鼠,结果显BMN 673细胞培养示TB-3能够有效延缓红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p<0.01),增加血细胞比容(p<0.01),减缓脾脏肿大(p<0.001),可在体内有效治疗小鼠红白血病。3.使用TB-3处理两种红白血病细胞,发现其可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导致线粒体依赖的凋亡途径中的关键蛋白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并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同时也导致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WRN、PARP表达的下调。此外,TB-3还可显著调控P38蛋白的表达及ERK1/2和P38的磷酸化水平,这表明TB-3可调控红白血病细胞中的线粒体依赖和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及MK-4827研究购买p38 MAPK信号通路。分析TB-3对HEL和K562细胞中Fli-1表达的影响,发现TB-3显著抑制Fli-1在HEL细胞中的表达。细胞热力学实验结果显示TB-3可显著富集到HEL活细胞中,而Fli-1在K562中并未检测到表达,这表明Fli-1的表达参与到TB-3对HEL的调控作用中,导致TB-3medidas de mitigación对HEL细胞相对于K562细胞更为敏感。结合生物信息学及分子靶点预测,Bcl-2是TB-3潜在作用靶点;细胞热力学实验分析发现TB-3可显著富集活细胞(短时间处理并改变处理温度)中的Bcl-2蛋白,证实了TB-3可直接靶向结合Bcl-2蛋白。结论:1.丹参酮类似物TB-3可在体外有效抑制红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在体内有效治疗F-Lu MV诱导的小鼠红白血病。2.丹参酮类似物TB-3靶向结合Bcl-2蛋白,调控红白血病细胞中的线粒体依赖和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及p38 MAPK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