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早期大脑皮层表面形态改变及其与癌症相关疲劳(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变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选取25例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化疗前(化疗开始前一周内)、化疗期间(化疗第二个周期结束后两周内)进行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 BF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等神经心理学测试和颅脑磁共振3D-T1加权数据采集。同期招募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并在匹配的时间间隔内使用同样的评估方式进行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数据收集。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方法(surface-based morphometry, SBM),采用统计参数映射分析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 12)软件包中的计算解剖工具箱12(computational anatomy toolbox, CAT 12)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大脑皮层表面形态学分析,采用SPSS 26.0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皮层表面形态改变的脑区与CRF纵向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早期的CRF、抑Bucladesine分子式郁、Docetaxel分子式焦虑测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皮层表面形态的皮层厚度、沟深、分形维数、皮质褶皱指数参数值较化疗前发生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叶(双侧楔前叶、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后回)、枕叶(双侧楔叶)的皮层厚度减少,顶叶(双侧顶下小叶、右侧skin biopsy缘上回及顶上小叶)、颞叶(右侧梭状回、颞上回及颞下回)、枕叶(双侧枕外侧回、右侧楔叶、右侧距状旁回)的沟深减少,左侧枕叶(枕外侧回)、右侧额叶(额上回、前中额叶及额下回)、右侧顶叶(缘上回及顶下小叶)的分形维数减少,左侧枕叶(枕外侧回及楔叶)、右侧顶叶(缘上回、顶上小叶及顶下小叶)、右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及颞上回后部)的皮层褶皱指数增大;与化疗前相比,化疗早期右前中额叶分形维数的改变与CRF的纵向变化呈负相关(r=-0.628,P=0.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皮层表面形态在化疗早期即可发生改变,并与CRF的变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