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分流方向及持续时间,与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3例出生胎龄<32周,并且出生体重(BW)<1 500 g的PDA VLBW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出生7 d后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将其分为无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Hydration biomarkersA(nhsPDA)组(n=89)、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左向右分流(hsPDA-lr)组(n=65)和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PDA右向左/双向分流(hsPDA-rl/bd)组(n=39)。对3组PDA VLBW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本组PDA VLBW早产儿发生BPD及BPD(2~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文号:XYFY2022-KL302-01),并与所有早产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与nhsPDA组PDA VLBW早产儿比较,hsPDA-lr组及hsPDA-rl/bd组PDA VLBW早产儿出生胎龄均更小,BW均更低,出生胎龄≤28周、24 h内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布洛芬使用、PDA分流时间≥7 d、BPD、BPD(2~3级)、≥3级颅内出血(IVH)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比例均更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hsPDA-lrTezacaftor作用组PDA VLBW早产儿比较,hsPDA-rl/bd组出生胎龄更小,BW更低,出生胎龄≤28周、肺出血、血管活性剂使用患儿比例更高,机械通气时间更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A分流时间≥7 d(OR=2.500,95%CI:1.121~5.572,P=0.025;OR=3.395,95%CI:1.195~9.646,P=0.022)为PDA GSK1349572试剂VLBW早产儿发生BPD及BPD(2~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LBW早产儿的BPD及BPD(2~3级)发病风险,在PDA分流时间≥7 d后升高。对PDA VLBW早产儿进行早期精细化管理,对其发生BPD的风险评估及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