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索合肥市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与带状疱疹的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为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及该地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所大型三甲医院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带状疱疹每日Reclaimed water门诊人数及相关资料,另外收集同时期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数据。首先,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初步探索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物与带状疱疹的关系,筛选温度、湿度、SO_2和O_3与带状疱疹就诊相关。第二,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单因素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物与带状疱疹日门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和滞后效应,以及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第三,建立双因素DLNM模型评估温度、湿度、SO_2和O_3存在的相互作用。第四,使用反应平面图和温度、湿度分层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气象因素与空气污染物对带状疱疹就诊的交互作用。结果(1)2015—2019年合肥两家大型三甲医院带状疱疹门诊就诊患者共43547人,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0~17岁有826人,18~39岁有10252人,40~64岁有19842人,≥65岁有12627人。≥40岁患者明显多于40岁以下。冷季20918人,暖季22629人。(2)暴露反应关系显示,带状疱疹就诊数与温度关系曲线呈“M”型,与相对湿度关系曲线呈“U型”。带状疱疹就诊数与SO_2和O_3呈线性负相关。(3)单因素模型结果显示,高温对带状疱疹门诊人数产生的单日滞后效应在暴露当天最大,是原先的1.027倍。高湿度对带状疱疹门诊人数产生的单日滞后效应在暴露当天最大(RR=1.008,95%CI:1.001-1.016)。SO_2每增加10?g/m~3,对带状疱疹就诊的单日滞后效应在0~1天和6~7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暴露的当天效应最低,即0.966(95%CI:0.940-0.993)。O_3每增加10?g/m~3,累积RR值在Lag07 d,保护效应最强(RR=0.992,95%CI:0.985-1.000)。(4)性别分层显示,高湿度对男性、女性的就诊影响相似,低湿度对女性的危险效应高于男性。SO_2浓度每升高10?g/m~3,对女性的保护效应高于男性。O_3浓度每升高10?g/m~3,对女性带状疱疹门诊就诊人群的保护效应高于男性患者。(5)年龄分层显示,高温对未成年组的单日滞后效应在第5天开始出现影响,并持续到第7天。低温对青年组的患者影响在Lag5~Lag7 d有统计学意义。高湿度对中年组人群的危险效应最大,且单日滞后效应出现在前4天,且当天效应最大。低湿度对老年组人群的危险效应最大。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未成年组患者单日滞后效应在第2天出现。中年组的患者,累积滞后效应最小也出现在Lag07 d,为0.899(95%CI:0.822-0.984)。对老年组患者保护效应最大,单日滞后效应分别出现在0~1 d和6~7 d。O_3每增加10?g/m~3时,老年组的单日滞后效应在selleck Captisol当日的保护效应最大。(6)冷暖季分层显示,冷季SO_2对带状疱疹就诊的单日滞后效应在第7天呈保护效应。暖季情况下,SO_2累积滞后效应在Lag07 d的保护效应最大(R获悉更多R=0.834,95%CI:0.725-0.958)。O_3每增加10?g/m~3,冷季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单日滞后效应在第3~5天,呈危险效应。对于暖季,单日滞后1~2天,为保护效应。累积效应7天内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呈下降趋势。(7)双因素DLN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湿度、SO_2和O_3存在相互影响。温度在纳入湿度、O_3和SO_2交叉基后,累积RR值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湿度的单因素模型的累积滞后效应相比,高湿度下分别纳入的温度和O_3交叉基后,带状疱疹的就诊风险增加;而纳入SO_2后,风险反而降低。在SO_2的单污染物模型中,分别纳入温度和湿度交叉基,结果显示,随着SO_2浓度的增加,产生的患者就诊风险较单因素模型是降低的;而纳入O_3的的双因素模型,产生的累积RR值则是增加的,保护效应减弱。O_3纳入温度变量,每增加10?g/m~3,带状疱疹就诊风险相应降低,即保护效应增加。(8)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在高温下,O_3增加10?g/m~3,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应的累积滞后效应在第6天最大(RR=0.991,95%CI:0.983-1.000),高温增强了O_3保护效应。高温下的SO_2,以及低温下的O_3和SO_2,对带状疱疹的累积滞后效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低湿度情况下,O_3每增加10?g/m~3,累积滞后效应仅在Lag07 d有意义。比单因素O_3的累积滞后效应要小,说明低湿度也可以增强O_3的保护作用。高湿度下,O_3和SO_2的保护效应均消失。结论2015—2019年,合肥市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物对带状疱疹日门诊就诊人数有短期效应,存在累积滞后效应。高温和高湿度可能是带状疱疹就诊的危险因子,SO_2和O_3浓度每增加10?g/m~3,可能是其保护因子。高湿度对中年组患者影响更大,低湿度对女性和老年组患者影响更大,SO_2和O_3对女性和老年组带状疱疹就诊患者的保护效应更强。高温和低湿度增强了O3对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