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拔管期呛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行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丁卡因组(n=20)与对照组(n=20)Wnt-C59体外。丁卡因组插管前使用雾化型喉麻管将2mL2%丁卡因均匀喷洒于两侧声带、会厌与气管内,对照组不做此干预,术中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麻醉管理。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拔管后咽部静息痛NRS评分、手术切口疼痛NRS评分,动脉置管完成3min时(T_(0))、置入气管插管前(T_(1))、插管完成套囊充气后30s(T_(2))、患者清醒达拔管条件拔除气管插管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拔管后声音嘶哑、吞咽呛咳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有5例患者脱落。丁卡因组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0.4±0.6)分vs.(2.6±0.5)分],两组差值(95%CI)为-2.2(-2.5,-1.9),低于有效假设数值-1.8。丁卡因组拔管后咽部静息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2)分vs.4(3,4.5)分,P<0.001],但两组手术切口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分vs.3(2.5,3.5)分,P=0.705]。丁卡因组T_(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90.87±13.37)mmHgvs.(102.8±11.52)mmHg,P=0.014];T_(0)-T_(3)时,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声音嘶哑、吞咽呛咳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幕上肿RAD001试剂瘤切除术患者气管插管前使用2%丁卡因进行喉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降低拔管时呛咳程度,缓解拔管后咽部疼痛,拔管时血压更平稳,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