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喹啉类生物碱是生药中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疟疾、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由于临床上对含喹啉类成分的药物用量大,单纯从生药中提取分离该成分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对于喹啉类生物碱结构的合成研究一直是热点。合成工作者们使用各种简易的原料合成天然产物,同时进行结构修饰,开发出了多样性的新型喹啉类活性分子。本研究以喹啉骨架为原料,对其结构进行系统性改造,结合膦氧有机物,制备了大量的膦酰化喹啉类生物碱。同时,选用各种人源肿瘤细胞,对膦酰化喹啉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些初步探索的结果为寻求天然有效的抗癌活性成分增添了部分实验依据。方法:以喹啉类化合物为原料,使用膦氧有机物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一系列膦酰化喹啉类生物碱。该方法使用非均相碳催化剂氧化石墨烯(GO),无需任何过渡金属或有机染料,就能实现膦酰化喹啉类生物碱的构筑,即分别得到C-2和C-4位膦酰化喹啉酮类生物碱。用MTT法测试了所有这些类生物碱对Hep G2(人肝癌)、T-24(人膀胱癌)、A549(人肺癌)、MGC-803(人胃癌)、Hela(人宫颈癌)等细胞的抑制活性,并用Hela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 33342染色、周期阻滞、活性氧(ROS)和Ca~(2+)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使用碳催化剂氧化石墨烯(GO)协同可见光,实现了对喹啉类生物碱的结构改造,得到了一系列膦酰化喹啉类生物碱,反应体系具备区域选择性良好和底物适用性广的特点。接着对这些新型喹啉类生物碱进行了体外初步探索,通过对HepG2(人肝癌)、T-24(人膀胱癌)、A549(人肺癌)、MGC-803(人胃癌)和Hela(宫颈癌)等癌细胞株系的毒性实验进行筛选,发现4-(二苯基磷酰基)-6-甲基喹啉-2(1H)-酮3c表现出对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IC_(50)值为12.92±1.04μM。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Hoechst 33342染色、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selleckchem Vorinostat活性氧(ROS)测试、细胞tumour biology内钙离子(Ca~(2+))浓度测定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c对Hela细胞有显著的抗增殖效果。结论:该研究对喹啉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进行改造,随后对这些类生物碱进行体外抗肿瘤筛选,利用Hela凋亡率、周期阻滞、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和Ca~(2+)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以期获得找到活性成份或先导化合物,为喹啉类生物碱的开发Elexacaftor体内实验剂量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