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种灵敏分析方法对抗精神药物的检测

药物疗法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由于该类药物的安全指数低,容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对于其浓度监测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药物的监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且耗时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对治疗精神病疾病的用药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三种不同分析方法对多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进行检测,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验证分析,最终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的联合滥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同时监测两类药物的高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G132.html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抗精神病药物(地西泮、阿普唑仑、三唑仑、艾司唑仑、氯氮平和氯丙嗪)含量的方biocide susceptibility法,并详细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LOD)、定量限(LOQ)、特异性、基质效应和残留效应。从回收率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且6种精神活性物质的LOD和LOQ分别为0.001-0.005和0.005-0.01μg/L。并对蛋白沉淀预处理的尿液样品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表明沉淀剂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影响,选择0.1%甲酸乙腈水作为最佳沉淀剂。结果表明目标物的检测不受基质和残留效应的影响。第二部分:本研究采用简单易操作的超声剥离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氮化碳纳米片(g-C_3N_4Ns)。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光谱仪(F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等表征技术探究了g-C_3N_4Ns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基于氯氮平(CLZ)通过电荷转移的形式使g-C_3N_4Ns的蓝色荧光猝灭。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CLZ浓度与g-C_3N_4Ns荧光猝灭程度相关性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在0.02-500.00μM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LOD可低至3 n M。此外,在共存其他干扰离子时,干扰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并成功应用于牛血清和氯氮平片剂样品的检测。第三部分: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成本低、前处理简单、响应速度快、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在药物和生物分子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石墨相氮化碳纳米材料为基础,通过元素掺杂(P元素和金属Pd)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寻找更多二维钯/磷掺杂氮化碳(记作Pd/P-g-C_3N_4)以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将Pd/P-g-C_3N_4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多巴胺以及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氯丙嗪)的痕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涵盖亚治疗性、治疗性和毒性三个浓度范围内分析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5 n M。即使在共存其他干扰离子时,干扰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将其应用于药品和牛血清样品中目标物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5.9%-102.0%范围内,结果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