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颁布,高中Post-mortem toxicology生物学新版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改革更是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上。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既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也对其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E-616452纯度实践意义。设计本位学习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项目研究和成果获取来加强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素养,是一种综合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最初应用于建筑或艺术院校中,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推进,设计本位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入基础教育领域。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目前设计本位学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积极性、自觉性较低的问题。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框架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引领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INCB28060半抑制浓度017年版2020年修订)》,借鉴Tamir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编制调查问卷,对高中生物学学生认知方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参考前人研究的问卷内容结构和测量体系改编并编制问卷,对高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此外,采用自编的访谈提纲,对7名一线高中生物学教师进行访谈,根据学生调查和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设计教学案例并付诸实践。教学实践在贵阳市某中学选取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进行,教学结束后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数据并统计,通过前后测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高中生物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生认知方式的设计本位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概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本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着重探讨本研究所关注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认知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定义,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以加深对本文理论基础的理解;第三部分详细介绍对高中生物学学生认知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过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数据,以摸清现状;第四部分展示教学实践的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及实施流程,设计教学实例;第五部分为结果分析,借助SPSS26.0和Origin2016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对实证数据的统计分析,说明所开发教学流程对学生认知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通过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学生认知方式的设计本位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学生认知方式会受教学方式的影响而改变;(3)开发的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