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药理学探讨百合乌药汤对1型糖尿病并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及小鼠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模型探讨百合乌药汤对糖尿病并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ystems PharmacoPLX-4720研究购买logy,TCMSP)筛选百合乌药汤的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结合查阅文献筛选出百合乌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和药物治疗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取T1DM并发肝损伤作用靶点;使用Venn2.1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Network Analyzer功能进行核心药物成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PPI);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整合核心网络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对百合乌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来验证结合性能;最后采用百合乌药汤干预T1DM并发肝损伤小鼠实验进行保肝作用和关键分子靶点的验证。结果:获得百合乌药汤20个活性成分及589个靶点,且与疾病的共同靶点111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等;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包括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MAP激酶活性的正向调节等;细胞组分表达过程中涉及膜筏、膜微区等;分子功能相关的过程中主要有跨膜受体蛋白激酶活性、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叉头盒子信号通路(FoxO)、PI3K-AKT等信号通路;“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monogenic immune defects路”构成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合网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百合乌药汤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验证了网络构建预测的准确性。采用T1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lexacaftor.htmlDM并发肝损伤小鼠模型验证发现,百合乌药汤可改善T1DM并发肝损伤小鼠肝功能,上调p-AKT/AKT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结论 :百合乌药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治疗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