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荧光高分子材料在化学传感、光电设备和细胞成像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荧光小分子相比,荧光高分子聚合物除了具有相同的发光性能外,其作为近几年来新兴起的功能材料还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比如:良好的水溶性与生物相容性、具有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以对结构进行简单地修饰从而对其进行改性等。一般来说,合成荧光高分子的方法是将具有荧光性能的小分子作为单体或引发剂进行直接聚合或者对非荧光性能的高分子进行后改性。常见的合成方法比如自由基聚合、复分解聚合、聚环加成和聚偶联等都已成功合成了荧光高分子。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荧光性能的发光单体,比如:罗丹明、硼二吡咯亚甲基(BODIPY)、香豆素、花菁素、1,8-萘二甲酰亚胺类等荧光团。因此在发光单体的选择性上具有多样性。具有D-π-A构型的1,8-萘酰亚胺,由于其光稳定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斯托克斯/反斯托克斯位移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生物成像等领域。论文基于1,8-奈酰亚胺荧光团,合成了一系列脂滴探针,打破了通过功能小分子的引入赋予高分子材料与小分子相同的功能性的传统合成思路,提出了一种将脂滴探针引入到高分子材料中而使高分子材料具有与小分子不同的功能性的新思路。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制备了一系列肟基团修饰的荧光染料(NAP-a、NAP-b和NAP-c)和吗啉基团修饰的荧光染料(NAP-OH)。利用~1H NMR、~(13)C NMR和HRMS的结构表征方法确定了NAP-a、NAP-b、NAP-c和NAP-OH探针的结构。在实验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染料NAP-a、NAP-b和NAP-c以及NAP-OH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探针对极性敏感且具有光稳定性好、抗干扰性优异以及Stokes位移大等优点。通过细胞共定位实验表明NAP-a、NAP-b和NAP-c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脂滴的标记Telaglenastat价格,探针NAP-OH可作为脂滴和溶酶体靶向探针细胞内脂滴和溶酶体的进行同时成像。因此,NAP-a、NAP-b和NAP-c以及NAP-OH在生物成像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基于第一部分得到的脂滴探针NAP-OH,吗啉基团的存在赋予了NAP-OH对酸性气体敏感的特性。将NAP-OH作为封端剂引入聚氨酯中,采用改进的预聚体法和改变NAP-OH的质量比,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乳液,并通过静电纺丝机分别进行了纺丝成膜。首先,进行SEM和BET比表面积(BETSSA)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纺丝膜是由无数的细丝构成,且丝直径小(200~400 nm),比表面积大(9.098~9.142 m~2/g),改变NAP-OH含量对薄膜的表面性能没有影响。将E-NAP_(0.1)/PU、E-NAP_(0.2)/PU、E-NAP_(0.5)/PU、E-Cells & MicroorganismsNAP_(0.8)/PU和ENAP_(1.0)/PU膜与HCl进行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E-NAP_(0.5)/PU膜具有响应灵敏、检测范围广等优点。在6ppm HCl气体、TFA气体和FA气体中,E-NAP_(0.5)/PU(深橙红色)薄膜分别在2秒、20秒和40秒后,颜色由深橙红色变为绿色、浅绿色和浅橙色。这表明E-NAP_(0.5)/PU膜在酸性气体的鉴别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此外,在浓度为360 ppm的SO_2气体中,E-NAP_(0.5)/PU在30 s内由橙红色变为无色。E-NAP_(0.5)/PU对HCl、TFA、FA和SO_2气体的检出限分别为996 ppb(0-10 ppm)、660 ppb(0-8 ppm)、724 ppb(0-10 ppm)和39 ppm(0-360 ppm)。更重要的是,E-NAP_(0.5)/PU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经过5次回收,E-NAP_(0.5)/PU膜仍恢复到原来的荧光强度,并对酸保持良好的响应。因此,E-NAP_(0.5)/PU膜有望在检测酸性气体,预防酸性气体泄露等方面具有好的应用前景。(3)基于第一部分得到的脂滴探针NAP-OH通过酯化反应引入二硫键得到脂滴探针NAP-SS,将NAP-SS和叶酸接枝到普鲁兰多糖上,合成了一种能响应GSH的纳米荧光聚合物胶束NPs-NAP-FA-SS,可用于内质网成像和药物传递。对NPs-NAP-FA-SS胶束进行共定位细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NPs-NAP-FA-SS胶束靶向内质网(皮尔逊系数R=0.943),而小分子NAP-SS靶向脂滴(皮尔逊系数R=0.827)。对使用NPs-NAP-FA-SS胶束孵育后的He La细胞进行细胞成像,随后加入10 购买PD-0332991m M的GSH孵育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细胞成像,从细胞图像可以观察到加入GSH前后细胞内的红色荧光信号强度提高了两倍多。因此,NPs-NAP-FA-SS胶束可以对内质网进行成像,并且可用于细胞内GSH的检测。此外,将DOX包裹在NPs-NAP-FA-SS纳米胶束中形成的NPs-NAP-FA-SS/DOX胶束。共定位实验表明NPs-NAP-FA-SS/DOX胶束同样对内质网具有优异的靶向能力(皮尔逊系数R=0.893),并且再加入GSH之后细胞内的荧光信号强度不断升高。因此,NPs-NAP-FA-SS/DOX胶束不仅可以对癌细胞中的内质网靶向治疗,而且可以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可视化药物释放。综上所述,NPs-NAP-FA-SS胶束的制备,为内质网靶向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在药物递送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