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FAERS数据库对慢性乙型肝炎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3种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自上市以来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AE报告,Erdafitinib小鼠使用比例失衡法对ADR信号进行挖掘、比较、分析。结果 检索出ETV的AE报告23 748份,TDF共313 011份,TAF共93 276份,男性均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分布于18~75岁间,主要上报国家是美国;发生严重的AE结局占16.92%~50.30%。ADE报告数前20位的PT中,ETV主要涉及各类检查、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及侵袭类疾病、肾脏及泌尿疾病等;TDF主要涉及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精神病类等;TAF主要涉及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精神病类等。ETV还检出乳酸性酸中毒、喉头红斑、垂体梗死等新的不良反应信号;TDF和TAF均检出焦虑、快感缺失及情绪困扰等精神病类新的风险信号。结论 经分析比较后可得,药物ADR风险信号累及的主要系统与说明书一致,证PacBio Seque II sequencing明研究的可靠性。3种药物均检出新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且3种药物ADR具有一定的差异性Lapatinib小鼠,此项研究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