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是指在使用药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利临床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10%-30%的患者遭遇ADE,因ADE死亡的患者接近19万人次;在美国,药物相关的损伤可导致约10万人死亡,ADE已然成为人类的第五大死亡原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对ADE进行监测成为我国卫生管理部门所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的ADE监测手段以自发呈报为主,该手段依赖于呈报人员的自觉性,其报告的数目远低于实际的发生情况,导致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真实、有价值的ADE信息,Naporafenib IC50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健全监测体系,开发新的ADE监测手段/工具以提高ADE的检出率和准确性。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抗真菌药物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抗真菌药物特异性不强,在作用于真菌的同时也容易对宿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其较高的ADE发生率成为限制抗真菌药物在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这提示抗真菌药物ADE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提高对抗真菌药物ADE的监测十分具有必要性。全面触发工具(Global trigger tools,GTT)是2003年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thcare Improvement,IHI)推出的一种ADE主动监测工具,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该法更具特异性,且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ADE检出效能。虽然近年国内外已有将GTT法应用于人群及某类药物ADE监测的研究,但在抗真菌药物ADE主动监测方面的应用尚缺。基于以上理由,本研究拟以GTT为框架构建针对住院患者的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并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已建立的触发器进行优化。通过对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审查,并与本院同时间段ADE自发呈报的情况进行比较,对所建立的触发器进行方法学评价,梳理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改善医疗质量提出参考建议。方法1:建立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1)参考IHI推出的触发器框架和GTT应用研究,查阅抗真菌药物ADE相关文献、药品说明书、ADE数据库和参考书籍等,提取抗真菌药物常见的ADE信息,初步建立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触发条目);(2)采用Delphi法对已建立的触发器进行优化。2:对触发器进行验证(1)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病例。采用建立好的ADE触发器对抽样病例进行触发,计算触发器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ADE检出率、假阴性率和相关的真实性指标,并将结果与我院同期自发呈报结果进行比对;(2)对被检出ADE的检数量、相关性、严重程度分级、累及器官及系统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物ADE的危险因素,提出临床参考建议。结果1:触发器的基本情况(1)初始建立的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含21项触selleck MK-1775发条目,包括实验室检查指标(L)7条,临床症状(S)10条,解毒剂(A)2条和临床干预措施(T)2条;(2)采用Delphi法对这21项初始触发器条目进行问卷调查,共咨询15位抗感染领域专家,其中药学专家8人,临床医学专家7人。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意见提出率为20%;专家意见的权威系数(Cr)为0.82±0.08;专家意见的重要性评分均数(Mj)为3.79±0.88,满分频率(Kj)为0.23±0.18;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Vj)为0.22±0.05,协调系数(W)为0.165(P<0.001)。结果显示基于GTT法建立的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可靠。2:触发器检出效能和ADE相关危险因素分析(1)纳入研究的480例患者中,有316例被阳性触发,确认发生抗真菌药物ADE 214例次,涉及138例患者,触发器的PPV为26.92%(214/795),检出的ADE发生率为28.75%(138/480)。未被触发的16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触发器未检出阳性却发生了ADE,其假阴性率为2.82%(4/142),Serologic biomarkers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47.3%,正确指数为0.45.,Kappa值为0.33;我院同期自发呈报的抗真菌药物ADE上报率为0.77%(33/4282),与本研究中触发器对ADE的检出率28.75%(138/48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发生的214例次ADE进行分析可知,1000天中ADE的发生数为33.04,100例患者中ADE的发生数为44.58;在相关性分析方面,193例次(90.19%,193/214)为“可能相关”,21例次(9.81%,21/214)为“很可能相关”;在严重程度分级方面:“1级伤害”36例次(16.82%,36/214),“2级伤害”160例次(74.77%,160/214),“3级伤害”18例次(8.41%,18/214)。在累及器官及系统方面:代谢及营养系统的损害最多,达60例次(28.04%,60/214);其次是胃肠道系统38例次(17.76%,38/214);第三位是皮肤及附件系统32例次(14.95%,32/214);对ADE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住院天数11~20天(OR=2.004,95%CI:1.183~3.394))、阳性触发器数3~5(OR=7.644,95%CI:4.288~13.625)、阳性触发器数≥6(OR=27.327,95%CI:7.443~100.330)、合并疾病数4~6种(OR=2.593,95%CI:2.593(1.417~4.747)均与ADE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采用GTT法构建,并经过Delphi法优化的抗真菌药物ADE触发器,设计合理,可行性高。经验证,本研究建立的ADE触发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较自发呈报具有更高的ADE检出率,且能更好的监测到严重和少见的ADE,可推荐用于抗真菌药物ADE的主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