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外伤一号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因桡骨远端骨折,至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中心四病区住院,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手腕肿痛,符合纳入标准的68位患者,年龄在(20~80)岁。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上加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外伤一号软膏涂擦。记录术前当天和治疗后第1天(术后第2天)、4天(术后第5天)、7天(术后第8天)的VAS评分、手腕周径、肿胀度。术后2月行腕关节X片复查时,记录并评Z-VAD-FMK分子量估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术前当天VAS评分、健侧周径、患侧周径与肿胀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治疗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ucleic Acid Stains<0.05),说明术后第5天和第8天,治疗组在减轻患肢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内对比均低于术前当天,且治疗后第4天与第1天、治疗后第7天与第4天的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后第7天和第4天的VAS评分分别低于治疗后第4天和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外伤一号软膏与功能锻炼均可逐渐减轻患肢疼selleck痛。3.患侧周径:治疗后第1天,两组患侧周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治疗组患侧周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第5天和第8天,治疗组在减轻患肢肿胀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侧周径组内对比均低于术前当天,且治疗后第4天与第1天分别和治疗后第7天与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治疗方法均可逐渐减轻患肢肿胀。4.肿胀度:治疗后第1天,两组肿胀度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治疗组肿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第5天和第8天,治疗组在减少肿胀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肿胀度组内对比均低于术前当天,且治疗后第4天与第1天分别和治疗后第7天与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5.腕关节活动度对比:治疗2月时两组腕关节活动度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患肢关节活动度上优于对照组。6.腕关节评分及等级对比:治疗2月时两组腕关节评分及等级对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临床总疗效对比:两组疗效经Mann-Whitney U检验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9%,Z=-2.035,P=0.04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外伤一号软膏与功能锻炼均可以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疼痛及腕关节活动度,且在治疗后第4天、第7天,外伤一号软膏联合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肢肿痛,和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功能锻炼。治疗2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腕关节评分及等级对比的改善上两组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