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尽管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但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48小时内极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收集患者病史、心脏超声、术前检查等基线资料。术后给予患者48小时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是否存在极早期的房颤复发,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是否存在房颤复发。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极早期复发对晚期无复发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Enasidenib采购极早期复发及其他指标对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例首次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平均年龄60.20±12.56岁,46例患者发生了极早期复发,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16例(34.8%)的极早期复发患者出现了晚期复发,与极早期非复发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0.003)。极早期复发患者中持续性房颤占比更高(32.6%vs 8.0%,P=0.006),发生晚期复发的患者更多(34.8%vs 8.0%,P=0.003),左心房内径显著增大(37.10±4.35mm vs40.28±4.72mm,P=0.001)。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与极早期非复发组患者相比,极早期复发组患者的晚期复发率明显升高(Long-rank P=0children with medical complexity.0016)。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极早期复发、年龄增长、左心房内径增加、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是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极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94,95%CI 1.222-13.057,P=0.021)。极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阴性预测值为0.920,提示极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48小时内的极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寻找更多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