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对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影响研究

2017年,教育部将“心理育人”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中,心理育人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国际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已然成为了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由国PI3K/Akt/mTOR抑制剂际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管理乃至社会问题也随之显现。研究探讨如何在国际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已成为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这些国际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还要学习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中的生存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跨文化适应对国际学生融入新环境、新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日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对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还不是很丰富,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实证研究尤为欠缺,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干预措施多停留在理论阶段。本文意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研究其对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的影响情况,为提高国际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水平提供可行的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的推广策略提出针对性意见。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关于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成果基础上,选用了2009年Wang编制的《心理适应问卷》(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cale),根据研究对象对题目做了调整。为检验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效果,本研究对本校的143位国际学生进行授课前和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在课程结束一周后对实验班10名国际学生进行追踪访谈,运用SPSS25.0和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国际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使他们能够平稳的度过跨文化适Fer-1临床试验应过程中的挫折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同时oral bioavailability自身的汉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为国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对国际学生的汉语学习和跨文化心理适应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作为国际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本研究的结论,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推广策略,旨在扩大该课程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为更多的国际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本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用途汉语课程教学的探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为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和汉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