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反复喘息发生情况及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0月于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哮喘者2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支气管肺炎无哮喘者200例为对照组。对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进行检测,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反复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57.21±5.74 vs. 46.98±5.23)、IgMselleckchem AMG510(1.63±0.31 vs. 1.34±0.22)、IgA(0.94±0.23 vs. 0.67±0.15)、IgG(7.09±0.43 vs. 6.12±0.34)水平下降,白细胞计数(7.64±0.35 vs. 8.76±0.6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24±4.61 vs. 52.19±5.47)、CRP(35.45±3.41 vs. 41.25±3.86)、PCT(0.57±0.11 vs. 0.75±0.14)、ALT(30.78±7.69 vs. 41.56±9.24)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环境、支气管肺炎感染致病菌、既往喘息史、过敏性鼻炎、湿疹及哮喘家族史是影响支气管肺炎患GW-572016儿反复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环境、支气管肺炎感染致病菌、既往喘息史、过敏性鼻炎、湿疹及哮喘家族史是影响支气管肺炎患儿反复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中有效调控患儿免疫功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有助于降低urinary metabolite biomarkers支气管肺炎患儿反复喘息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