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新型镍钛器械及辅助根管冲洗技术去除再治疗根管内牙胶充填物的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为口腔临床非手术性根管再治疗工作提供实验参考及临床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实验一、不同镍钛锉去除牙胶根充物的综合效果评价目的比较M3-RT、Pro Taper Next、Reciproc Blue、Wave One Gold四种新型机用镍钛器械与手用器械H锉去除离体下颌plant molecular biology恒前磨牙单根管内牙胶充填材料的有效性、总操作时间及器械安全情况,同时收集根管再预备过程中根尖碎屑溢出量,来评价新型镍钛锉的再治疗性能。方法收集离体下颌恒前磨牙100颗。统一工作长度16mm,Pro Taper Universal结合冠向下预备法至F2(2508),AH Plus糊剂及牙胶尖以连续波垂直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松风流体树脂暂封。于37℃、100%湿度下保存4周后,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使用手用H锉(H组),M3-RT锉(M3-RT组),Pro Taper Next锉(PTN组),Reciproc Blue锉(RECB组),Wave One Gold锉(WOD组)去除根充物。采用改良版碎屑收集模型检测再治疗中根尖溢出的碎屑重量(10~(-2)g)。拍摄根管充填术后及去除根充物术后X线片,导入Auto CAD 2020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颊舌方向、近远中向根管整体及根管各区段根充物总面积(mm~2)、根充物残留面积(mm~2),并计算残留率。同时记录完成根管清理的总操作时间(min)及器械安全情况。结果(1)所有实验组都产生了可被称重的碎屑。H组的根端溢出碎屑量最多,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0.05)。RECB组的碎屑量多于M3-RT组、PTN组和WOD组(P<0.05),M3-RT组的碎屑量多于PTN组和WOD组(P<0.05),PTN组、WO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所有实验组根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充物残留。H组的根管整体残留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组间比较,H组在根颈1/3、根中1/3残留率较其他组高(P<0.05),五组在根尖1/3残留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根颈1/3、根中1/3各组的充填物残留率均低于根尖1/3(P<0.05)。颊舌向及近远中向的残留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组预备时间最长(P<0.05),M3-RT组、PTN组的预备时间长于RECB组、WOD组(P<0.05),M3-RT组与PTN组、RECB组与WO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所有样本牙均未发生根管侧穿或台阶。但存在器械安全问题。H组,2支15号H锉折断,2支15号H锉磨损,1支20号H锉折断。M3-RT组,2支RT3折断。Pro Taper Next组,2支X1断裂。实验二、辅助新型冲洗技术对再治疗管壁清洁效果的影响目的评估M3-Max1清理锉、超声、PIPS-Er:YAG激光荡洗技术对使用Wave One Gold往复式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标准根管再治疗手术后去除根管内残余填充材料的有效性,来评价新型冲洗技术对管壁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下颌恒前磨牙40颗。样本制备及保存同实验一。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Wave One Gold根管再预备后常规17%EDTA及3%Na Cl O溶液注射冲洗;M3-Max组:附加M3-Max1清理锉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PUI组:附加超声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PIPS组:附加PIPS-Er:YAG激光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完成清理后沿颊舌向纵劈样本,标记根颈(距根尖孔11mm)、根中(距根尖孔7mm)、根尖(距根尖孔3mm)3个区段,扫描电镜下观察根管壁各区段残留碎屑及玷污层附着情况、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状况,并参考Hussmann的评分标准完成量化评分。结果组间比较,在根颈、中段残留碎屑和玷污层评分PIPS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