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刺介入治疗创伤性脑水肿临床疗效与CT影像分析及抗炎效应的研究

背景与目的:创伤性脑水肿(TBE)源于颅脑创伤(TBI),为常见的急危重症,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约50%严重患者死于TBE,TBE治疗是医学研究热点中的难点。开颅手术和甘露醇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刺能活血利水、通络行气、醒神获悉更多开窍而有望提高TBE的疗效,然而TBI急性期的针刺治疗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RCT,评价早期针刺治疗TBE的附加价值。方法:1.临床研究(1)RCT。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6~12分的72例TBE患者,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加用早期针刺治疗(伤后72h内)。针刺取穴主要包括百会(GV 20)、水沟(GV 26)、风池(GB 20)、丰隆(ST 40)等等。每天1次,共完成4周治疗。(2)临床疗效。主要结果评价指标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次要指标为GC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SFMA)。(3)安全性评价。观察针刺不良反应。2.CT影像分析。借助3D-slicer软件测量受试者颅内病灶总体积(TV)并计算颅内病灶平均变化速度(VE),以及TV与GCS相关性分析。3.抗炎效应研究。(1)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半胱氨酸(Hcy)与TBI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2)炎症因子含量。所有受试者均接受CRP、Hcy及IL-6含量检测。所有指标在特定的时间点观测,包括基线时、首次针刺治疗后第7d、14d、28d以及治疗结束后第90d随访。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每组各30例,完成试验。(1)临床疗效①主要结局指标:GOS评分显示,两组死亡率(均为10.00%)无差异,而有效生存率(77.78%vs 48.1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次要结局指标:GCS,28d意识转清率(36.67%vs 12.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MESSS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80.00%)无差异,而显效率(70.00%vs 40.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MBI和SFMA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2)安全性。发生11例次轻微不良反应。2.CTNSC 119875说明书影像分析结果:TV与GCS存在正相关性(P<0.05),TV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