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贫血对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飞速发展,各种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出现,使肝切除手术朝着更安全、更微创、更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下,肝脏切除手术术中失血量较前明显减少,零输血完成手术已Smoothened Agonist采购enamel biomimetic成为常态化。但是由于肝脏实质内充满肝血窦、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肝胆管等重要管道,与下腔静脉毗邻,肝脏切除手术依旧是腹部外科高难度手术之一,术前备血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流程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血液紧缺对外科手术的影响愈发明显,疫情严峻期间,甚至血制品仅供抢救,无法保障手术备血,手术继续进行还是延期成为了艰难的抉择。特别是需要限期手术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延期无疑是增加了肿瘤增大甚至转移的风险。我们中心在此期间,对于相对简单的小肝癌、转移瘤、良性肿瘤等,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制定手术预案,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了数例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目前已成为肝胆外科领域的常规手术,手术技术成熟,我们应该重新讨论和研究术前贫血对于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从而对接受腹腔镜肝切除且贫血的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给出有效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37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筛选出贫血病例23例,非贫血病例85例,各基线数据平衡。分析两组术后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低蛋白血症和术后贫血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贫血组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血红蛋白低于非贫血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7.00(95.00,115.00)vs 130.00(122.00,139.50),P<0.001;96.00(88.00,107.00)vs 121.00(111.00,130.00),P<0.001;95.00(88.00,108.00)vs 119.00(110.00,130.00),P<0.001];贫血组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低于非贫血组的患者,差Barasertib半抑制浓度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90(30.00,33.90)vs 34.00(31.80,36.30),P=0.015];术前BMI值与术前ALB的值越小,术后第1天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85,95%CI 0.711-0.867,P<0.001),AUC=0.731(95CI 0.668-0.795,P<0.001);术前HGB值越低,术后第5天发生贫血的风险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0.925,95%CI 0.901-0.950,P<0.001),AUC=0.773(95%CI 0.715-0.832,P<0.001)。结论术前贫血对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主要在于血红蛋白及白蛋白两项指标上,对其余检验指标和术后住院日无明显影响。而白蛋白在接受术后营养支持后两组恢复情况无差异。因此,轻-中度贫血患者(HGB≥85g/L)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恢复较非贫血患者无明显差异,但需要关注围术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管理,及时应用针对性的治疗促进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