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尿肌酐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肌酐(UCr)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complimentary medicine。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NAG与UCr水平,临床症状评估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是否为LN将其分为LN组与非LN组;纳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NAG/UCr表达,分析NAG/UCr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LN的相关性。结果 经临床评估,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43例发生LN,占53.75%(43/80);有购买Liraglutide37例未发生LN,占比46.25%(37/80)。LN组NAG、NAG/UCr高于非LN组与对照组,UCr低于非L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LN组NAG、NAG/UCr高于对照组,U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NAG、NAG/UCr与LN的发生呈正相关(r>0,P<0.05),UCr与LN的发生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NAG/UCr在LN患者中呈高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LN的发生呈正相关,且NAGEGFR抑制剂/UCr越高,发生LN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