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术后减重效果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随着膳食模式的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selleckchem Empagliflozin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本身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对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减少疾病相关医疗负担非常重要。目前,减肥手术是治疗病态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因不改变胃肠道解剖关系、减重效果较好等特点,因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的减重手术。但因个体营养状况及代谢差异等的影响,仍有一部分人术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危险因素筛查,构建LSG术后减重效果(不足)的预测模型,以期根据患者术前机体状况预测术后的减重效果,早期筛查可能发生术后减重效果不良的患者,以便医护人员在术前、术后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机体改善措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一定的纳入和排出标准,采集分析2018年8月-2021年6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进行LSG手术、满足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计991例。将研究对象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693例)和验证组(298例),以术前各项临床检测指标为自变量,以术后一年患者多余体重减轻率(%EWL)为因变量,对建模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减重效果的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建模后,以298例患者作为验证组,用已构建的预测模型给验证组的每一位患者建立预测概率,根据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绘制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和DCA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结果:1.本研究总计纳入991例行LSG的患者,其中,男性293例(29.6%),女性698例(70.4%),平均年龄为32±8岁,术前平均BMI为43.08±8.94kg/m2。术后减重良好患者(%EWL≥50%)有887例(89.5%),术后减重不足患者有104例(10.5%)。2.单因素分析中,术后一年减重不足和和减重良好患者在不同性别(p=0.006)、糖化血红蛋白(p=0.037)、空腹胰岛素(p=0.007)、空腹C肽(p=0.005)、白蛋白(p=0.022)、甘油三酯(p=0.0购买GSI-IX03)、脂蛋白磷酸酶A2(p=0.032)、BMI(p<0.001)、舒张压(p=0.014)、腰围(p<0.001)、臀围(p<0.00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0.002)、2型糖尿病(p=0.010)、维生素D缺乏(p<0.001)、甲状腺结节(p=0.029)和脂肪百分比(p=0.004)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因素可作为减重效果的影响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016;p=0.009)、甘油三酯(OR=1.505; p<0.001)、BMI(OR=1.123; p<0.001)、糖尿病(OR=1.912;p=0.030)、维生素D缺乏(OR=3.229; p<0.001)、脂肪百分比(OR=1.110;p=0.001)是LSG治疗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得到效果预测模型:Y=-13.589+0.015×空腹胰岛素+0.403×甘油三酯+0.116×BMI+0.696×糖尿病+1.198×维生素D缺乏+0.092×脂肪百分比。4.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56-0.898),ROC曲线中最佳Cut-ofHydration biomarkersf值是0.133,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0%和81.4%,约登指数为0.504。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能够较好的区分术后减重不足和术后减重效果良好的患者。结论:研究构建的Logistic多因素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可用于对LSG术后减重不足风险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