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MMP-9、胱抑素C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脑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脂蛋白[Lp(a)]、基底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t-C)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脑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邓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150例,将检查结果按照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IMT正常组(38例)、IMT增厚组(62例)Reproductive Biology、斑块形成组(50例),检测并对比三组血清Lp(a)、MMP-9、Cyst-C指标。Pearson分析Lc-Met抑制剂p(a)、MMP-9、Cyst-C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VD相关性。结果 LGX818 IC50斑块形成组与IMT增厚组在血清Lp(a)、MMP-9、Cyst-C三项指标对比得出:前者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后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MT增厚组与IMT正常组在血清Lp(a)、MMP-9、Cyst-C三项指标对比得出:前者三项指标显著高与后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ostoc回归分析显示,三项只研究指标与动脉粥样斑块与VD的发病有较高的关联性,是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结论 VD患者随着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发生、发展,血清Lp(a)、MMP-9、Cyst-C会逐渐升高,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VD呈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