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以及PLR、NLR对T2DM患者CAS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6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电子医疗记录系统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Belumosudil体内实验剂量张压(DBP)、个人史、既往史等临床资料。应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血小板(PLT)计数,计算PLR、NLR;应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按照是否合并CAS斑块将T2DM患者分为T2DM未合并CAS斑块组(n=94)和T2DM合并CAS斑块组(n=27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指标及PLR、NLR。按照合并CAS斑块数量将T2DM患者分为无斑块组(A组,n=94)、1个斑块组(B组,n=79)、2个斑块组(C组,n=89)、3个及以上斑块组(D组,n=107),将T2DM未合并CAS斑块组与T2DM合并CAS斑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4组间比较。根据PL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P1组(PLR≤94.87,n=93)、P2组(94.87CCRG 81045抑制剂AS斑块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Fasciotomy wound infections特征曲线评估PLR、NLR对T2DM合并CAS斑块的预测效能。结果 T2DM合并CAS斑块组患者的年龄、T2DM病程、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SBP、PLR、NLR均显著高于T2DM未合并CAS斑块组,LC、TG水平显著低于T2DM未合并CAS斑块组(P<0.05);T2DM未合并CAS斑块组与T2DM合并CAS斑块组患者的性别、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比、有抽烟史占比、有饮酒史占比、DBP、BMI、NC、PLT计数、TC、HDL-C、LDL-C、FB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T2DM病程、SBP、PLR、NLR显著高于A组,LC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A组、B组、C组患者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T2DM病程显著高于B组,D组患者的SBP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与B组患者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T2DM病程、SBP显著高于C组(P<0.05);B组、C组、D组患者的LC、TG水平及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NLR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与B组患者的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患者的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组、P2组、P3组、P4组患者的CAS斑块检出率呈显著增加趋势(χ~2=30.610,P=0.000);N1组、N2组、N3组、N4组患者并发CAS斑块检出率呈显著增加趋势(χ~2=35.17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LR、NLR是T2DM患者并发CAS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107、1.017、1.940,P<0.05)。PLR预测T2DM患者并发CAS斑块的最佳截断值为119.95,曲线下面积为0.680,灵敏度为54.7%,特异度为76.3%;NLR预测T2DM患者并发CAS斑块的最佳截断值为1.97,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为56.5%,特异度为79.6%。结论 PLR、NLR与T2DM患者CAS斑块相关,是T2DM并发CAS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CAS斑块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