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自拟方“马归液”含药血清对膀胱癌T24细胞系的影响及其入血成分分析并预测其干预机制。方法:首先通过SD大鼠制备不同浓度的马归液含药血清;运用CCK8实验检测马归液含药血清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马归液含药血清对T24细胞迁移的影响;运用Annexin V-APC/PI双染实验检测马归液含药血清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马归液含药血清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基于LC-MS/MS系统组合型四极杆Orbitrap质谱仪对马归液入血成分进行全面分析;运用Ch EMBL数据库和TCMIO数据库对马归液入血成分进行靶点预测,GEO数据库联合多芯片分析获得膀胱癌靶基因,Cytoscape_v3.8.0软件可视化呈现,String数据库预测靶基因相关蛋白,运用R语言及相关程序包对靶基因进行GO(基因本体论)、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膀胱癌T24细胞的细胞活力呈下降趋势,生理盐水组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36),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药物组组间比较中,正常浓度组与2倍浓度组、4倍浓度组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selleck NMR765、0.435);2倍浓度组与4倍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28);4倍浓度组与5倍浓度组、7.5倍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91、0.161);5倍浓度组与7.5倍浓度组、10倍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61、0.056);其余药物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膀胱癌T24细胞的迁移数量逐渐减少,所有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倍浓度组与5倍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16);5倍浓度组与7.5倍浓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2);其余药物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Annexin V-APC/PI双染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马归液浓度的升高,膀胱癌T24细胞的总凋亡率逐渐升高;所有药物组的晚期凋亡率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开正常Nucleic Acid Stains浓度组与4倍浓度组,其他药物组的早期凋亡率与空白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马归液浓度的升高,膀胱癌T24细胞周期中G1期的细胞数量逐渐升高,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开4倍浓度组,其余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G2期细胞数量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S期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入血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马归液入血成分71种,主要为苯丙素类、黄酮类、酚类、萜类、生物碱、芳香族化合物和醌类等化合物。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马归液人体吸收有效成分为18种,对应的药物靶点为133个,膀胱癌疾病靶点为770个,交集靶点共13个,为TK1、KIF11、CA9、PPARG、BLM、SLC2A1、FEN1、PTGS1、CYP1B1、MAOB、BCL2、ALDH1A1和MBNL1,GO、KEG G富集分析结果显著富集的生物过程(BP)有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对氧气水平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对氧气减少的反应和细胞对葡萄糖缺乏的反应等,显著富集的细胞成分有RNA聚合酶Ⅱ转录调节因子复合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物、吞噬细胞装配位点、转录抑制复合体和范科尼贫血核购买Telaglenastat复合体等;显著富集的分子功能有DNA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结合、转录辅助调节因子结合和p53结合等。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有亨廷顿舞蹈症、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范科尼贫血通路、前列腺癌、内分泌抵抗、HIF 1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和Apelin信号通路等。结论:1.马归液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进程,并促进其凋亡,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该效果越明显;2.马归液入血后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主要为苯丙素类、黄酮类、酚类、萜类、生物碱、芳香族化合物和醌类等;3.马归液干预膀胱癌细胞是通过多个靶点介导多个生物学过程及多条通路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缺氧、能量代谢等的转录调控;4.马归液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