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20年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的种类、构成比、疾病谱变化规律及年代、年龄、机种分布特点,增加航卫保障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系统收集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代、年龄段、机种的停飞疾病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 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排名前10的疾病为头痛、高血压、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traditional animal medicine、腰椎间盘突出症、眩晕、眼底病变、神经症、心律失常、抑郁症;相比于1987—2002年度,2003—2020年度高血压(χ~2=6.973,P<0.01)、加速度耐力不良(χ~2=3.892,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χ~2=3.500,P<0.05)停飞构成比明显升高,晕厥(χ~2=7.648,P<0.01)、神经症(χ~2=5.018,P<0.05)、病PLX4032试剂毒性乙型肝炎(χ~2=7.83,P<0.01)Puromycin、胃肠溃疡(χ~2=9.257,P<0.01)停飞构成比明显降低;歼(强)击机飞行人员停飞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39岁,40岁以上年龄段高血压构成比显著高于30岁之前及30~39岁2个年龄段(χ~2=8.035,P<0.05),空晕病30岁之前停飞人数构成比显著高于30~39岁(P=0.041)。结论 航空卫生保障要做到个性化,区分飞行员年龄段,扎实做好各年龄段常见病、易发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关注飞行人员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加强飞行人员航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建立航空保障新模式,不断提高飞行人员的健康水平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