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苹果新品种主要病毒病的调查及RT-PCR检测采样条件的确定

病毒病对苹果生长发育、果实matrilysin nanobiosensors品质有着极大的影响,是制约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我国苹果产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病毒有6种,分别是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3种潜隐性病毒和苹果坏死花叶病毒(Apple necrotic mosaic virus,ApNMV)、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苹果凹果类病毒(Apple dimple fruit viroid,ADFVd)3种非潜隐性病毒。病毒病主要通过嫁接、修剪方式传播,而嫁接和修剪又是苹果上重要的技术措施,因此了解和掌握新品种感染病毒情况,为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十分必要。本研究一方面对渭南市白水县3个新品种‘瑞阳’、‘瑞雪’、‘瑞香红’病毒病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明确目前新品种病毒病的感染状况,为新品种无毒苗木的发展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以‘瑞雪’为材料设置不同采样时期和采样部位,对RT-PCR病毒检测体系进行研究,为无病毒苗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T-PCR技术对渭南市白水县新品种病毒病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水县3个新品种潜隐性病毒的感病率显著高于非潜隐性病毒,其中潜隐性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检出率最高,达到了91.72%,其次是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茎痘病毒,检出率分别达到了77.16%、37.13%,在非潜隐性病毒中,苹果坏死花叶病毒的检出率为30.31%,苹果锈果类病毒和苹果凹果类病毒的检出率均接近10%。通过对新品种携带病毒类型分析发现,‘瑞阳’整体的检出率低于‘瑞雪’和‘瑞香红’,且73.17%植株病毒复合侵染种类以2~3种为主,而‘瑞雪’57.55%、‘瑞香红’69.39%的植株以3~4种为主;3个新品种感染苹JQ1临床试验果锈果类病毒后,‘瑞阳’主要表现为‘花脸型’,‘瑞雪’、‘瑞香红’表现为‘花脸型’和‘果面凹凸不平型’2种,各类型症状均对果实的内外在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苹果坏死花叶病毒、苹果锈果类病毒症状表现与病毒含量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苹果坏死花叶病毒轻微症状叶片上病毒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无症状叶片,严重症状叶片中病毒相对表达量最低;苹果锈果类病毒果实‘花脸型’症状病毒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果面凹凸不平型’果实,在果实各部位中,果梗处病毒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其他部位,且‘花脸型’果实阳面的病毒表达量高于阴面;3.基于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3-11月份对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坏死花叶病毒、此网站苹果锈果类病毒在各组织中的检出率及病毒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种病毒在同一组织不同时期的检出率、相对表达量均存在差异。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坏死花叶病毒枝条在3月、9月、10月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时期,苹果锈果类病毒在9月、10月、11月果皮中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时期;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茎痘病毒枝条在3月份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苹果坏死花叶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叶片在9月份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苹果锈果类病毒果皮在9月份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综上,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茎痘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坏死花叶病毒适宜选取3月、9月、10月的枝条或叶片进行检测,而苹果锈果类病毒适宜选取9月份果皮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