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大口黑鲈对10种常见蛋白质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本研究以Y_2O_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0种蛋白原料(包括5种动物性原料:秘鲁进口红鱼粉(BFM)、美国进口白鱼粉(WFM)、国产脱脂鱼粉(CFM)、宠物级鸡肉粉(PBP)和血球蛋白粉(PHP)以及5种植物性原料:普通豆粕(SM)、去皮豆粕(DSM)、发酵豆粕(FSM)、玉米蛋白粉(CGM)和花生粕(PM)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和总磷表观消化率。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23.35±0.82)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重复,每重复100尾鱼,每天两次(7:00和16:00)表观饱食投喂。10种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69.46%-96.42%。BFM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96.42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orinostat-saha.html%),CFM最低(69.46%)。5种动物性原料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达到90%以上。在动物性饲料原料SBE-β-CD体外中,BFM和WFM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FM、PBP和PHP(P<0.05)。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PM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SM、DSM、FSM和CGM(P<0.05)。10种蛋白原料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89.08%-97.30%。在动物性饲料原料中,WFM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97.30%,显著高于其它各饲料原料(P<0.05);PHP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FM、CFM和PBP(P<0.05)。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SM和CGM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SM、FSM和PM(P<0.05)。大口黑鲈对10种蛋白原料的总磷表观消化率为36.35%-80.25%。大口黑鲈对10种蛋白原料中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的变化趋势一致immediate-load dental implants,且不同氨基酸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大口黑鲈对动植物源成分的蛋白质消化率较高。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源可为鱼类提供更多的脂肪。其中禽肉粉和花生粕是大口黑鲈的优质动、植物蛋白原料,其可用以替代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部分鱼粉,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同时,在氨基酸平衡和价格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大口黑鲈的饲料。研究二:外源酶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以25%鱼粉组为对照组(CON),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纤维素酶、植酸酶以及复合酶配置成五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NP、KER、CEL、PHY和COM。以初始体重为(39.65±0.15g)的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进行了57d的养殖实验。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每天两次(7:00和16:00)表观饱食投喂。结果显示,不同的酶制剂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KER、CEL和COM处理组大口黑鲈的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酶制剂的添加提高了大口黑鲈的摄食量(FI)(P<0.05);同时,COM组的FI显著高于其余四组酶制剂处理组(P<0.05)。酶制剂的添加不会对饲料效率(FER)和蛋白质效率(PER)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CON相比,PHY以及COM的添加会显著提高蛋白沉积率(PRR)和脂肪沉积率(LRR)(P<0.05);而NP、KER的添加对LRR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PRR(P<0.05)。不同处理组的蛋白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COM组的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KER、CEL和COM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P和CON(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特别是角蛋白酶、纤维素酶或复合酶,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