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为菊MSC necrobiology科蒿属的多年生植物。作为草原退化的标志,冷蒿具有返青早的优点,能够忍受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机械干扰。冷蒿芽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使其能够先于其他植物返青,且在返青时期能够萌生较多数量的分枝。本文以模拟轻度放牧(刈割)处理后的冷蒿植株为材料,测定芽发育关键时期的芽数量、生理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分析模拟放牧(刈割)对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相关酶的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的影响,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转录组水平系统揭示冷蒿芽发育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说明芽发育过程的复杂调控网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放牧(刈割)处理后冷蒿10d时芽的数量增长速度最快,20d时芽数量增长达到最大值,40d时芽增长数量开始下降。因此将10d、20d、40d作为研究冷蒿芽发育的关键时期。2.在芽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可溶性糖在10d时达到最大值,淀粉在20d时达到最大值,两者互补共同为芽发育提供能量。3.抗氧化酶活性整体增强。SOD与POD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共同清除冷蒿芽发育过程中的ROS。CAT为上升趋势但不显著,表明CAT酶响应不如SOD酶和POD酶显著。4.冷蒿芽发育过程中,G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与芽数量增长变化一致,对芽发育有促进作用。IAA含量迅速上升至峰值后有轻微波动,对芽发育有促进作用。ABA含量先降低后上升,与芽数量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对芽发育有抑制作用。5.筛选冷蒿芽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共鉴定到29个与碳水化合物相关的差异基因,调控葡萄糖-1-磷酸腺苷酸转移酶、β-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等关键酶的基因差异表达显著。23个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的差异基因,调控SOD、POD、CAT的关键基因差异Pidnarulex体外表达显著。16个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差异基因,调控生长素响应因子、SAUR家族蛋BLZ945临床试验白、赤霉素受体GID1、DELLA蛋白、蛋白磷酸酶等关键酶的基因差异表达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