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属胡桃科落叶乔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抗炎等生物活性,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消渴症及血瘀症的药物中均添加有青钱柳。为更全面揭示青钱柳降血糖及抗凝血活性的物质基础,本文利用多种色谱柱对青钱柳不同提取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了具有降血糖活性和抗凝血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具体内容如下:1、青钱柳叶粉碎后经70%乙醇提取得到青钱柳醇提物(得率24.68%),乙醇提取后滤渣以去离子水提取得到青钱柳水提物,水提物经醇沉后得到青钱柳水提醇沉物(得率4.29%)和青钱柳水提醇溶物(得率2.12%)。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和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浴诱导的急性血瘀大鼠模型分别对青钱柳不同提取物的降血糖和抗凝血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青钱柳醇提物、水提醇沉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P<0.01),青钱柳醇提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P<0.01)。2、青钱柳水提醇沉物经DEAE-GSI-IX体内52纤维素柱分离后得到水洗脱部分B-1和盐洗脱部分B-2,利用STZ诱导的小鼠模型评价可知B-1组分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P<0.01)。将该部分经HW-55F及Sephacryl S 400凝胶柱分离纯化后,得到两种均一多糖CPP-1及CPP-2。其中CPP-1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症状,降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 1 c,Hb A1c)水平,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P<0.01)。紫外光谱分析显示,CPP-1为纯净多糖,不含核酸及蛋白质类化合物。单糖组成分析及分子量测定结果显示CPP-1是一种由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多糖,重均分子量为12.59 k Da,数均分子量为9.61 k Da,多分散系数为1.31。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结果显示,CPP-1片段结构由(receptor mediated transcytosis1→2)-β-葡萄糖构成主链,由β-葡萄糖醛酸乙酯构成侧链,侧链连接在主链β-葡萄糖C_3上。3、对青钱柳不同提取物抗凝血活性检测得出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利用AB-8型大孔树脂对其进行粗分离,得到selleck激酶抑制剂三个组分,通过对实验小鼠凝血功能的筛选确定大孔树脂75%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凝血活性。再将该活性部分经MCI柱分离,得到四个组分,其中30%乙醇洗脱及60%乙醇洗脱部分能够显著降低小鼠各项凝血时间(P<0.05,P<0.01),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P<0.01),将这两部分经ODS-A柱分离纯化后分别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CPT-1和CPT-2。通过NMR鉴定,CPT-1为16-乙酰基奇壬醇,CPT-2为奇壬醇。利用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尾部血栓模型对CPT-1和CPT-2的抗凝血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CPT-1通过提高蛋白C的表达水平以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抑制凝血放大反应,进而抑制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化,从而发挥抗凝血活性,CPT-2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了凝血所依赖的细胞表面数量;提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水平以抑制活化凝血因子Ⅶ与组织因子复合物的催化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进而抑制外源凝血途径的启动和组织因子途径中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