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液体共负荷和损伤控制性复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液体共负荷疗法联合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麦迪斯顿临床麻醉电子系统和医院临床数据中心系统,查找并筛选吉林大学salivary gland biopsy白求恩第一医院产科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40例。回顾麻醉记录单,根据麻醉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即刻进行液体共负荷策略,以输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为主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必要时给予血管收缩药物。胎盘娩出后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进行术中更多麻醉管理,对产妇进行控制性降压及止血性复苏,调整血压、及时输注血液制品、维持凝血机制正常。对照组未给予特殊麻醉管理。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前实施椎管内麻醉,在胎儿娩出后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体重、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尿量、手术时长;记录两组产妇手术前后Hb差值与plt差值;记录两组产妇术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值;记录两组新生儿1min、5min的阿普加(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p H、Pa O2、Pa CO2。结果:1.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尿量、手术时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手术前后Hb差值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plt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3.两组产妇术后APTT、PT、Fi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p H、Pa O2、LEE011供应商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液体共负荷联合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能显著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术中红细胞的丢失,有效保护血液的有形成分。不影响产妇的凝血功能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