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索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搜索2022年7月1日—12月31日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使用肠外营养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病例组为CHPS中触发警报信号指示肝功能异常且经药师审核的患者,在未触发警报信号的患者中,剔除重复入院患者得到对照组,分析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潜在风险因素。结果 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率为GSK1120212分子量4.98selleck激酶抑制剂%;85%发生在用药后5~10 d,以轻度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败血症、合并脂肪乳是肠外营养致肝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 <0.genetic etiology05)。结论 本研究通过CHPS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可反映肠外营养所致肝功能异常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