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噬理论探讨参七冠心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在中医“益气活血”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实验探讨参七冠心方对大鼠血脂、炎症指标、主动脉硬化情况、自噬标志蛋白表达等方面的影响,来阐述参七冠心方是否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此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local antibiotics及相关疾病和中医“益气活血”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长期笼舍饲养、加之长期高脂饲料喂养,干扰大鼠睡眠,制造气虚血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共4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SQGX-H)、中剂量组(SQGX-M)、低剂量组(SQGX-L),适应性喂养7天后,开始试验,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M-2282供应商(高脂饲料配方:2%胆固醇+0.5%胆酸钠+3%猪油+0.2%丙硫氧嘧啶+94.3%+维生素D3粉剂(1.25x106IU/kg),使用不同光照时间干扰睡眠,喂养8w后建立气虚血瘀证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建立后,辛伐他汀组(5mg/kg/d)、“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40g/kg/d)、中等剂量组(20g/kg/d)、低剂量组(10g/kg/d),各组各干预4w,后检测血脂、炎症指标、自噬标志蛋白的表达,观察主动脉斑块脂质情况,研究参七冠心方是否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自噬而影响脂质代谢、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果:实验表明参七冠心方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S63845比,具有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的作用(P<0.01),并能升高HDL-C(P<0.05),同时能够明显降低IL-1β、IL-6炎症指标(P<0.01),油红O染色提示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LC3-Ⅱ/LC3-Ⅰ和p62的表达,其中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见LC3-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加,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6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1.参七冠心方中剂量组(生药20g/kg/d)、高剂量组(生药40g/kg/d)能明显降低AS模型大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2.参七冠心方中剂量组(生药20g/kg/d)、高剂量组(生药40g/kg/d)能降低AS模型大鼠IL-1β、IL-6炎症指标。3.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生药40g/kg/d)能改善AS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4.参七冠心方高剂量组(生药40g/kg/d)能升高AS模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巨噬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Ⅱ/Ⅰ的表达,并且降低p62的表达,说明参七冠心方可增强自噬活性发挥抗AS的作用。综上可知,参七冠心方抗AS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动脉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自噬、影响脂质代谢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