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Medical School Hospital目的:高血压是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因素复杂,且在疾病后期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其中血管重构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和靶器官损害的关键病理学基础,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VSMCs)的异常增殖是血管重构的中心环节。芹黄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既往研究表明芹黄素可以改善高血压心肌肥厚、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变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心血管保护作用,但对高血压血管重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芹黄素对高血压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治疗提供新思路。1.在体研究:芹黄素(Apigeni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SHR大鼠作为高血压疾病模型,对照组采用WKY大鼠,分为以下四个组:WKY组、WKY+芹黄素、SHR组和SHR+芹黄素。芹黄素以50 mg/kg·d~(-1)的剂量连续10周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CMC-Na。采用尾动脉测压仪每两周检测观察大鼠血压变化情况。干预结束后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计算管壁厚度、管壁直径及壁腔比;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壁的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PR-171 MWBlot实验检测增殖指标和通路重要指标的变化。2.体外实验:芹黄素对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迁移的作用研究:采用1μM Ang II干预原代培养的VSMCs,给予低、中、高剂量(10、12.5、15μM)芹黄素,共同干预48小时后,检测相关增殖迁移指标的变化。3.芹黄素改善高血压血管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芹黄素改善高血压血管重构的靶点和通路,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通路及靶点的表达。结果:1.芹黄素抑制SHR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H&E染色结果显示,给予芹黄素可以显著降低SHR高血压大鼠的血管中膜厚度、管壁直径和壁腔比;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给予芹黄素灌胃后可以显著改善SHR大鼠中膜纤维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芹黄素可以显著降低SHR大鼠PCNA表达。同时,对照组WKY大鼠给予芹黄素灌胃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2.芹黄素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迁移。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TM)实验表明结果显示,给予不同浓度的芹黄素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并且芹黄素可以浓度依赖性降低增殖标志物PCNA,迁移标志物MMP9、MMP2蛋白的表达。3.芹黄素通过上调TP53通路抑制高血压诱导的血管重构。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芹黄素与高血压血管重构二者共有103个共同靶点。其中排列前5并且与增殖迁移相关的指标为AKT1、TP53、VEGFA。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对以上三个靶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芹黄素可以减少Ang II干预引起AKT1和VEGFA的上调,可以增加Ang II干预引起TP53表达减少。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相对于AKT1和VEGFA靶点,TP53与芹黄素的对接分数(81.317)与自身激活剂RITA-3(71.Panobinostat6861)相比更高。并且TP53特异性抑制剂PFT-α预处理可以阻断芹黄素抑制的Ang II诱导的VSMCs的增殖迁移的作用,结果表明,芹黄素发挥抑制Ang II诱导的VSMCs增殖迁移是通过上调TP53通路实现的。结论:芹黄素通过上调TP53通路抑制高血压诱导的血管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