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Iron;Fe)作为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必需微量元素,在叶绿素合成、DNA合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JQ1浓度等多个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土壤中铁丰度很高,但植物对铁的利用率却极低。为此,植物必须严格控制细胞中铁的获取、分配和利用,以维持铁的稳态和代谢。植物是人类铁的主要食用来源,探究植物低铁胁迫响应的调控机制和研究植物如何协调铁吸收、转运和铁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IPK(CBL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相关信号调控网络被认为在调控细胞内多种离子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CIPK17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初步探究了拟南芥CIPK17基因在调控植物铁稳态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拟南芥CIPK17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IPK17基因在拟南芥的莲座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较高,花序和根次之,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最低。2.CIPK17功能缺失突变体在不同离子胁迫下的表型研究发现,在低铁胁迫下cipk17突变体生长状况较好,表现出显著的耐受性,对低铁响应的各项生理指标较野生型提高;PI染色分析显示在低铁胁迫下cipk17突变体幼苗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多于野生型Col-0direct to consumer genetic testing;普鲁士蓝染色实验也发现在低铁或不含铁条件下cipk17突变体中铁积累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Col-0,表明CIPK17基因参与低铁胁迫响应。3.利用Gateway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拟南芥UBQ10::GFPCIPK17过表达株系,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CIPK17融合荧光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UBQ10::GFP-CIPK17过表达株系在低铁胁迫下的表型恢复为与野生型相似表型。4.拟南芥CIPK17基因在转录水平被低铁诱导表达,表明CIPK17基因参与拟南芥低铁胁迫响应;低铁胁迫不改变CIPK17融合荧光蛋白的定位,随低铁胁迫时间的递增,绿色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表明低铁胁迫会影响CIPK17蛋白水平上的变化。5.在低铁胁迫下cipk17突变体地上部分中IRT1、FRO2和NAS4基因的此网站转录水平显著上升,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表明CIPK17与IRT1、FIT之间不存在蛋白互作。综上所述,拟南芥CIPK17基因参与植物低铁胁迫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铁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或植物细胞分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为解析At CIPK17在植物低铁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观点,为提高植物营养和分子育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和重要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