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预处理对脓毒症小鼠脾脏NK细胞的影响

目的:通过构建臭氧预处理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模型,观察臭氧预处理对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影响,探讨臭氧预处理对脓毒AZD9291体外症模型的保护机制。方法:SPF级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18~22 g。根据随机量表法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臭氧+脂多糖组(O3+LPS组)、空气+脂多糖组(Air+LPS组)。O3+LPS组腹腔注射臭氧(浓度为30μg/ml)1mg·kg~(-1)·d~(-1)(33.3 ml·kg~(-1)·d~(-1))连续5 d,Air+LPS组每天注射相同体积的空气。LPS组、Air+LPS组、O3+LPS组于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 h腹腔注射LPS 10 mg/kg,Control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取6只小鼠观测72 h内生存率、体温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另外分别在LPS注射6 h和24 h后每组取6只小鼠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取小鼠脾脏标本,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Air+LPS组、O3+LPS组存活率、耳温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Air+LPS组小鼠存活率、耳温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LPS组小鼠存活率、耳温及症状评分均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Air+LPS组、O3+LPS组小鼠在LPS处理6 h和24 h后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FN-γ和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Air+LPS组小鼠在LPS处理6 h和24 h后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LPS组小鼠在LPS处理6 h和24 h后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ontrmediastinal cystol组相比,LPS组、Air+LPS组、O3+LPS组小鼠在LPS处理6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Air+LPS组小鼠在LPS处理6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LPS组小鼠LPS处理6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Air+LPS组、O3+LPS组小鼠在LPS处理24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Air+LPS组小鼠在LPS处理24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LPS组小鼠LPS处理24 h后脾脏中的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臭氧预处理可能通过改善脓毒症小鼠体内炎selleck合成症反应,并调节脾脏NK细胞水平,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发挥其对脓毒症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