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活性成分调控骨肉瘤细胞死亡和迁移侵袭的机制研究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肉瘤的化疗药物具有副作用高、破坏机体免疫力的缺点,且患者易产生化疗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因此,尝试新型药物,改善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成为研究重点。传统中药成分多样,具有毒副作用低、同时调节多靶点、降低耐药性等优势。鹿茸是我国珍贵中药,可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保护骨骼、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鹿茸成分复杂,主要由鹿茸多肽等活性成分发挥主要作用。但目前有关鹿茸活性成分抗骨肉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拟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鹿茸多肽及鹿茸其他活性成分调控骨肉瘤细胞死亡和迁移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如下:(1)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鹿茸治疗骨肉瘤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结果发现TNF-α、Notch1等可作为鹿茸治疗骨肉瘤的关键靶点;17β-雌二醇和雌酮等可作为鹿茸治疗骨肉瘤的关键成分。TNF-α介导的坏死性凋亡可促进肿瘤细胞死亡,Notch1介导的NotchInsulin biosimilars信号通路可调控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推测鹿茸活性成分可通过这两种途径调控骨肉瘤细胞的死亡和迁移侵袭。(2)体外细胞实验探究17β-雌二醇、雌酮及鹿茸多肽调控骨肉www.selleck.cn/products/VX-765瘤细胞死亡的机制。MTT实验结果发现,17β-雌二醇和雌酮均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17β-雌二醇和雌酮能够上调MG63细胞中TNF-α、RIPK3和MLKL蛋白的表达,TNF-α、RIPK3和MLKL介导骨肉瘤细胞坏死性凋亡。说明17β-雌二醇和雌酮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MG63中坏死性凋亡的发生。同样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鹿茸多肽也可上调骨肉瘤细胞MG63中TNF-α、RIPK3和MLKL的表达进而促进坏死性凋亡的发生。(3)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鹿茸多肽调控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80μg/m L鹿茸多肽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U2OS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鹿茸多肽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U2O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q PCR实验结果显示,20μg/m L和80μg/m L鹿茸多肽处理细胞后,细胞内Notch1、Hes1蛋白及其m RNA表达量明显下降,说明鹿茸多肽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U2OS中NotchRepSox浓度信号通路的表达。综上,鹿茸多肽、17β-雌二醇和雌酮可通过促进坏死性凋亡的发生进而促进骨肉瘤细胞死亡,鹿茸多肽下调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