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回肠炎又称猪增生性肠病(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E),是一种由专性胞内寄生的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调查某集团养殖企业2021年未接种疫苗的C、G、X三个公司不同阶段猪群中猪回肠炎流行情况,分析血清学抗体及猪群带selleck SB203580菌、排菌规律,并开展疫苗防控效果的应用研究,为生产中猪回肠炎的防控提供依据。用ELISA方法对某企业2021年从3个分公司收集的20175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个分公司猪群猪回肠炎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32.95%、37.16%、38.58%。不同阶段猪群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27.43%~88.89%),由高到低依次为怀孕母猪81.90%、种公猪81.64%、哺乳仔猪74.14%、后备猪74.00%、保育猪32.47%、育肥猪27.43%。结果表明:3个分公司均存在回肠炎感染情况。随猪群日龄增加,感染率持续提升,二、三季度感染率较高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猪群在保育前期最容易受到胞内劳森菌的感染。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该企业2021年从3个分公司采集的38406份肛门拭子进行检测,检测猪群带菌情况。结果显示:检出猪胞内劳森菌阳性样品285份,阳性率为0.74%;C、G和X三个分公司阳性率分别为0.95%、0.56%、0.72%;种公猪、怀孕母猪、后备猪、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阳性率分别为0.43%、5.49%、0.59%、0.18%、0.15%、0.18%。结果表明:2021年度C分公司猪群带菌情况最严重;怀孕母猪、种公猪、后备猪阳性率最高,带菌情况按季节排序为一季度、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结合ELISA检测结果分析表明:该养殖企业35~55日龄猪群最易受到猪胞内劳森菌的感染。selleck Naporafenib选择500头断奶仔猪按照性别、品系、初始重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42日龄通过灌服免疫的方式对猪群进行弱毒活疫苗免疫,对照组42日龄口服生理盐水2 m L,处理后试验猪和正常猪混群饲养。饲料中全程不添加胞内劳森菌敏感的抗生素,分别在10、14、18、22周龄采集猪群血清,监测试验猪群从试验开始到出栏这一阶段胞内劳森菌抗体、日增重、出栏均重、死淘率等指标。结果显示:猪回肠炎血清阳性率随日龄增加可达55.20%,试验组疫苗接种能显著提高猪群日增重、出栏均重、降低死淘率。总之,本研究发现该养殖企业三个分公司各阶段猪群均不同程度存在猪胞内劳森菌的感染情况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该企业35~55日龄猪群最易感染胞内劳森菌,各阶段猪群胞内劳森菌带菌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怀孕猪、种公猪、保育猪、后备猪、育肥猪、哺乳仔猪,通过评估疫苗防控效果为科学防控猪回肠炎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为提升养殖经济效益,生产健康、安全的猪肉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