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癌症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进而引起了科研工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作者的广泛关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10%。随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精确解析不同个体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组成,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近年来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发文量迅速上升,大多数以实验研究为主,缺乏对本领域整体评价的文献计量学方面的研究。故本研究第一部分旨在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进行预测。基于第一部分的结果,本研究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所以,本研究在第二部分总结了CRC免疫治疗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CRC免疫治疗的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构建的检索式检索文章,限定语言类型为英语,只保留文章和综述。使用Microsoft Office对数据进行管理。使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出版物所属国家、机构、作者的合作情况并绘制相关合作网络图谱。通过提取文献中关键词及被引文献并绘制相关聚类图谱、时间线Autoimmune Addison’s disease图及突现图,探究本领域发展过程中热点的变化并预测未来可能的热点和研究方向。结果:过去十年中scRNA-seq在癌症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第一部分):1.本研究共纳入4094篇文献,这些文献共涉及70个国家,3934个机构以及26995名作者,过去10年本领域的年发文量呈上升趋。2.过去10年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六类:第一类与TME及免疫治疗有关;第二类与肿瘤的发生机制有关;第三类与单细胞多组学及肿瘤异质性相关;第四类与肿瘤的诊断及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相关;第五类与肿瘤的生存与预后有关;第六类与肿瘤治疗及耐药相关。3.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研究热点早期主要集中提升单细胞测的通量、降低测序成本、研究循环肿瘤细胞及早期诊断方面。随着测序的发展,逐渐开始绘制一些肿瘤图谱,研究肿瘤的进化及肿瘤发生的机制。AM-2282近几年热点逐渐转向探究肿瘤耐药、TME、免疫治疗及多组学的研究。4.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四方面:a.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肿瘤微环境成分在癌症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的探索;b.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等免疫治疗的研究;c.结合空间转录组技术的细胞间及细胞内通讯的研究;d.结合蛋白质组学及染色质可及性等多组学的癌症研究。2012-2021年CRC免疫治疗的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第二部分):1.本研究收集了关于CRC免疫治疗的1899份文献,其中包括1454(76.57%)篇文章和445篇综述(23.43%),这些文献涉及66个国家和地区及367个机构。过去10年中CRC免疫治疗领域的文献呈增长趋势。2.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聚类网络图分析显示,大部分关键词与CRC免疫治疗的机制相关。3.关键词时区图分析显示,在缓慢增长期(2012-2014)上升术语大多与治疗和机制相关。而在加速期(2015-2017)新出现的术语大多集在ICIs、微卫星不稳定及耐药的研究。在快速发展阶段(2018-2021),新兴主题不仅延续了上一阶段的特征,还出现了纳米材料等新技术,并且产生了肠道微生物、TAMs、干细胞、免疫逃逸等多种新的方向。4.关键词及关键词时区图等综合分析发现未来CRC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a.以ICIs为中心的药物治疗及综合治疗;b.探究CRC肝转移模型中耐药发生的机制;c.探究TME尤其是其中TAMs、中性粒细胞及抑制细胞在CRC免疫治疗及免疫逃逸中的作用;d.结合纳米材料的新一代CRC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e.基于肿瘤突变负荷的ICIs疗效预测;f.对于肠道微生物在ICIs治疗CRC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结论:1.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研究逐渐从早期的注重提升通量降低成本以及一些图谱类的研究转向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方面。2.未来scRNA-seq在癌症领域的研究趋势可能集中在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空间转录组及多组学等4个方面。3.CRC免疫治疗的研究围绕着不同微卫星状态的CRC展开,早期主要集中于免疫治疗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转向ICIs及其耐药。4.未来结直肠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可能集中在ICIs、CRC肝转移模型耐药、TME、纳米材料、肿瘤突变负荷及肠道微生物等6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