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B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被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全部给予B超检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回声强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颈动脉内斑块分布。此外,以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为标准,试将B超对斑块类型、颈动脉狭窄程SBE-β-CD度的检查结果与其对照,计算B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回Chemicals and Reagents声强度比对照组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厚,斑块面积比对照组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及分支中的斑块分布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atinib)。B超对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颈动脉狭窄、重度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完全闭塞与扁平斑块、溃疡斑块、软斑块、硬斑块的诊断准确率均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颅多普勒相比,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6%(48/50)。结论:B超可以通过回声强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参数实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分布以及颈动脉狭窄闭塞程度的准确诊断,与经颅多普勒影相比其临床价值同样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