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 R)-1165-3p、mi R-145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急性发作27例,中度急性发作22例,重度急性发作13例。另收集同时期、同年龄段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血清immune proteasomesmi R-1165-3p、mi R-145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与血清mi R-1165-3p、mi R-145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血清mi R-1165-3p、mi R-145表达Baf-A1临床试验水平对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白细胞介素-6(IL-6)、嗜酸性粒细胞、总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显著升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轻度、中度、重度)血清mi R-1165-3p、mi R-145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支气管哮喘越严重,其表达水平越高,且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 R-1165-3p、mi R-145、IL-6表达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FEV1%与哮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嗜酸性粒细胞、总Ig E与哮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PLX56225)。对轻度、中度、重度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诊断效能显示:血清mi R-1165-3p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3.085(0.326~29.221)、0.712(0.611~0.829)、0.755(0.602~0.948)。血清mi R-145的AUC(0.95CI)分别为0.833(0.708~0.979)、0.754(0.590~0.964)、0.816(0.671~0.993)。结论:血清mi R-1165-3p、mi R-145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支气管哮喘越严重,诊断的特异性越高,可作为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无创诊断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