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治疗慢性髂股静脉阻塞疾病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胆道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7年6月行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的3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术前与术后1周凝血指标、踝关节周径测量值的差异,并探讨手术方式的效果和优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2个月,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8月,随访内容包括下肢静息及活动后主观感觉、下肢肿胀程度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线性相关系数描述手术前后踝关节周径的差值与急性血栓后维持抗凝治疗时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与手术前情况相比,术后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93±3.36)s比(18.11±2.24)s,P<0.05]、血栓弹力图R值[(5.45±0.73)min比(4.20±0.39)min,P<0.05]、D-二聚体[(3 502.79±4 028.02)μg/L比(5 127.76±4 722.42)μg/L,P<0.05]、踝关节周径[(22.23±1.28)cm比(25.38±0.7medicare current beneficiaries survey8)cm,P<0.05]均好转,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差异不大[(12.63±1.74)s比(12.32±1.14)s,P>0.05],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对下肢水肿的治疗效果减弱。33例患者术后门诊随访转流血管均通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有21例可耐受正常体力活动,且不出现轻度肿胀;12例患者偶尔出现中度肿胀,肿胀均可于休息平躺后selleck HPLC消失;所有患者双下肢对称程度均可接受,不影响着衣及美观。结论大隐静脉对侧转流术效果较好且创伤Regorafenib溶解度小,对慢性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的下肢水肿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改善明显,保守治疗半年后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