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紫杉醇脂质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亚型,约占肺癌总发生率的80-85%。具有并发症多、易复发和转移等特点,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6.4%。化疗是目前治疗NSCLC的主要方式,紫杉醇(PaclitRP56976抑制剂axel,PTX)是从太平洋紫衫的树皮及针叶中提取的一种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是目前NSCLC临床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具有疏水性,常规注射剂通常缺乏组织和器官特异性,快速在体内清除、副作用大。研发出高效的药物递送系统是解决MCC950配制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近些年来,细胞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受到诸多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这种新的药物递送方式利用了内源性细胞载体在体内循环时间久、形态可塑性大、受体丰富、可通过生物屏障、无免疫原性等优点,能够高效、快速的将药物传递到靶向部位,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s)是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白细胞。NEs能够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通过血管和间质组织迅速的到达炎症部位,释放细胞因子,吞噬病原体,修复损伤。炎症是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的主要病理特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设计了一种NEs介导的紫杉醇脂质体药物递送系统(NE-LP-PTX)。首先制备脂质体(LP)对PTX进行封装,LP不仅可以解决PTX疏水性的问题,还可以避免游离PTX对NEs产生毒性。而后,提取NEs对紫杉醇脂质体(LP-PTX)进行包载后再回输,利用肿瘤部位的炎症环境,使得NEs迅速通过血管和组织间质迁移到肿瘤部位,释放出药物。对LP-PTX和NE-LP-PTX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并进行了体内外的药效学考察,具体内容如下:1.PTX体外分析方法学建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建立PTX的体外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得到PTX在22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符合药典记载,PTX标准曲线R~2为0.9993,PTX浓度在15.63-500.00μg/m L范围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3832x-214799。验证建立的PTX体外分析方法学,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良好,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检测的RSD值均小于3.00%,实验结果符合标准,可以用于后续的PTX含量检测分析。2.LP-PTX的制备及表征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LP-PTX,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粒径16Rodent bioassays3.6 nm左右,PDI为0.168,电位为-2.47 m V,包封率为92.10%,载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