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整理糖尿病足患者相关病例资料,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糖尿病足不同分级的症状、证素分布规律,探讨糖尿病足进展过程中的相关因素,为中医临床诊疗糖尿病足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期间,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疮疡蛇伤脉管外科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入院时间超过48小时且有完整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并符合纳入标准的Wagner 1级~Wagner 5级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级一般资料、证素分布、症状分布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本研究纳入的144例糖尿病足患者中,男性83例(57.6%),女性61例(42.4%),年龄分布在31-80岁,不同糖尿病足分级在糖尿病足病程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Wagner 5级的患者平均吸烟年限显著高于其他分级的患者此网站(P<0.05),不同糖尿病足分级在每日吸烟量上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2.破溃特点分析:在Wagner 1级至Wagner 5级中,左足破溃数量多于右足。最高发的破溃部位发生在足第1趾和足背,左足足趾缺如的频率高于右足,其中左足第2趾是出现频次最高的缺如位置。3.Microbiological active zones证素分布分析:从Wagner 1级至Wagner 5级,患者中最常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热、毒、毒、湿、热;总体出现频次最高的病位证素均为肌肤与筋骨。4.症状分布分析:所有一般症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患部红肿与患部溃烂,Wagner4级组的患部红肿(P=0.025)、脓肿或流脓(P=0.032)、渗液流脂水(P=0.034)的出现频率均大于Wagner 3级组。Wagner 5级组的关节、肢体活动不利、关节/骨骼畸形的出现频率均大于Wagner 3级组与Wagner 4级组(P分别=0.008,0.002,0.024,0.010)。本研究所有特殊Dibutyryl-cAMP核磁症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下肢皮色改变,Wagner 3级组的肢端感觉迟钝或消失(P=0.041)、下肢皮色改变(P=0.048)、足关节变形(P<0.001)的出现频率均大于Wagner 2级组。Wagner 4级组的足关节变形的出现频率大于Wagner 3级组(P=0.046)。Wagner 5级组的足关节变形的出现频率大于Wagner 4级组(P=0.001)。5.实验室辅助检查指标分析:Wagner 1级组、Wagner 5级组在HGB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2),Wagner 3级组和Wagner 4级组同样在HGB上存在显著差异(P=0.045)。而Wagner 2级组与Wagner 5级组在WBC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7)。WBC计数升高是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GB计数升高是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升高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1.本研究中糖尿病足患者病性证素以热、湿、毒、脓为主,其中热的出现频次最高,随着Wagner分级的升高,脓与血瘀的出现频率渐次上升。病位证素上则以肌肤与筋骨这两方面为主。2.本研究中糖尿病足患者初期一般症状表现为患部溃烂、脓肿或流脓、渗液流脂水,特殊症状表现为肢端感觉迟钝或消失、足部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皮色改变,随着Wagner分级的升高,关节、肢体活动不利、关节/骨骼畸形与步态不稳、足关节变形等表现出现频率升高。3.本研究中WBC计数升高、糖尿病足病程年限升高、糖尿病足患者吸烟年限升高是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GB计数升高是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升高的独立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