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MUC2/IL-6/STAT3 通路探讨茵陈素馨汤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黏蛋白2(MUC2)/白介素-6(IL-6)/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探讨茵陈素馨汤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茵陈素馨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进行UC造模后给予不同剂量(7.25,1immune cells4.5,29.0g·kg~(-1))茵陈素馨汤灌胃干预,连续14 d。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检测肠黏膜病理改变、MUC2及IL-6的mRNA表达水平、IL-6的含量、p-JAK2及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治疗第7 d、14 d时的DAI均高于对照组,肠黏膜病理评分、IL-6的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p-JAK2及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UC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www.selleck.cn/products/Trichostatin-A治疗第7 d、14 d时的DAI均低于模型组,肠黏膜病理评分、IL-6的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p-JAK2及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MUC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MC3纯度组(P<0.05)。结论茵陈素馨汤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与调控MUC2/IL-6/STAT3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