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以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从2011年以来,我国新出现的PEDV变异株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由于PEDV持续的变异,不同类型毒株疫苗的防控效果在一定区域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差异。本文通过比对区域内流行毒株和商品疫苗毒株的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选取同源性更高的商品疫苗用于场区母猪免疫,实验其防控效果,以期为养猪场提供PED有效防控方案。2022年2月份,河南某集团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腹泻,经过现场兽医剖检、电镜观察、胶体金试纸条和PCR等多种检测方法,排除了TGEV和PRo V的感染,最终确定为PEDV感染。通过对比发现,胶体金试纸条与PCR方法符合度高。胶体金试纸条具有简便、快速,适合现场应用等优点,为了尽早确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场区现场使用PEDV检测试纸条,一旦检出阳性,可第一时间采取封控静默等多种生物安全措施,为有效响medical alliance应赢得先机,从而减少损失。为了选取合适的商品疫苗,本实验通过对场内流行毒株CH-HNYF-2022和7种市售商品活疫苗株进行S基因序列测定,并与河南省其他11株流行毒株等参考毒株构建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场内流行毒株属于变异毒株,为GⅡ群,GⅡa分支。编号为PEDV-A、PEDV-G和PEDV-F的商品疫苗毒株属于GⅠ群,GⅠb分支,编号为PEDV-B、PEDV-C、PEDV-D和PEDV-E的商品疫苗毒株属于GⅡ群,GⅡb分支,场内流行毒株CH-HNYF-2022与PEDV-A、PEDV-G和PEDV-F遗传进化距离较远,而与PEDV-B、PEDV-C、PEDV-D和PEDV-E较近。河南2016年到2018年间流行毒株以GⅡb为主,2018年到2021年间流行毒株以GⅡa为主,场内流行毒株与近年河南毒株流行毒株相近。同源性分析发现,场内流行毒株和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9%~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2.3%~99.0%,场内流行毒株和河南流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8%~98.8%,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8.6.0%。场内流行毒株和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范93.9%~97.6%,氨基酸同源性为92.5%~97.5%,且与PEDV-D号商品疫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均最高。结合产品生产厂家信誉度及抗原含量等因素,选择PEDV-D作为集团场区免疫疫苗。为了验证通过同源性分析选择的PEDV-D号疫苗的防控效果,在A、B两群不同背景的母猪LBH589生产商进行临床免疫实验(A群母猪从未受到野毒感染,B群母猪在保育阶段受到过野毒感染),后备母猪阶段采用PEDV活苗+灭活苗的免疫策略,在种猪阶段采用跟胎免疫方案,分别在产前35d和产前15d天进行两次灭活苗强化免疫,免疫后进行抗体水平Cobimetinib抑制剂监测,并选取所产仔猪进行攻毒保护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同源性选择的商品疫苗免疫注射后,A、B两群母猪Ig A、Ig G、中和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变异系数明显下降,但不同背景的母猪在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免疫母猪血清Ig A、Ig G、中和抗体和乳汁相应抗体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乳汁中Ig A、Ig G和中和抗体均不低于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水平。通过对A、B两群母猪所产的吃过初乳的仔猪和未吃初乳的仔猪分组攻毒结果发现,免疫母猪能为哺乳仔猪提供临床保护。由此可知,基于序列同源性分析选取的疫苗进行猪只免疫预防PED的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