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常见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冠心病各分型间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的不同,探讨冠心病常见临床分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的调查方法,通过制定临床调查表,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orinostat-saha.html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310例患者的四诊信息,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组,由2名心血管专业副主任中医医师根据先前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依据临床经验进行辨证,辨证一致的直接作为最后结果,对辨证不统一的则通过讨论进一步确定,最终得到中医辨证结果,从证型提炼出证素。然后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冠心病的证素频次,进一步进行χ~2检验进行差异性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阐述冠心病常见临床分型的证素分布规律。结果:1.冠心病的总体证素分布规律如下(从高频到低频):心310例(100%)、血瘀249例(80.3%cytotoxic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脾206例(66.5%)、痰199例(64.2%)、气虚169例(54.5%)、肾168例(54.2%)、阴虚137例(44.2%)、气滞75例(24.2%)、肝71例(22.9%)、胃60例(19.4)、热(火)24例(7.7%)、湿20例(6.5%)、阳虚19例(6.1%)、肺11例(3.5%)、血虚1例(0.3%)、寒1例(0.3%)、阳亢1例(0.3%)、中焦1例(0.3%)、肠1例(0.3%)。2.冠心病的病性证素组合出现分布规律如下(从高频到低频):血瘀+痰166例(53.55%)、血瘀+气虚138例(44.52%)、痰+气虚116例(37.42%)、血瘀+阴虚99例(31.94%)、气虚+阴虚78例(25寻找更多.16%)、痰+阴虚77例(24.84%)、血瘀+气滞59例(19.03%)、气滞+痰34例(10.97%);冠心病的病位证素组合出现分布规律如下(从高频到低频):心+脾+肾101例(32.58%)、心+肝+肾41例(13.23%)、心+肝+脾31例(10%)、心+脾+胃28例(9.03%)、心+肾+胃25例(8.06%)。3.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阶段病性证素频率由高到低为:血瘀84例(83.2%)、痰56例(55.4%)、气虚50例(49.5%)、阴虚39例(38.6%)、气滞26例(25.7%)、热16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