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及其抗炎活性。方法:以利巴韦林(Ribavirin)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在HEP-2细胞水平上,采用CellTiter-Glo~(TM)免疫荧光法测定受试样品的细胞毒性,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流感病毒蛋白表达水平,以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病毒复制水平,评价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同时采用Alpha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6、IL-8、MCP-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半数中毒浓度(CC_(50))为15.33 mg·mL~(-1),对呼吸treacle ribosome biogenesis factor 1道合胞病毒(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1.27 mg·mL~(-1),炎性指标IL-6、IL-8、MCP-1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0.73 mg·mL~(-1)、0.83 mg·mL~(-1)和0.61 mg·mL~(-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选择指数(SI)为12.07,炎性指标IL-6、Iselleck HPLCL-8、MCP-1的SI分别为21、18.5和25.3。结论:在HEP-2细胞水平上,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具有GSK2118436分子量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抗炎活性。

杭州市育龄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育龄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hepatic endothelium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为育龄女性个体化补充叶酸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进行叶酸基因多态性检测的EPZ-6438配制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THFR C677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不同地域人群M获悉更多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杭州市育龄女性的MTHFRC677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及纯合突变型(TT)分别占33.45%、50.12%和16.43%,677T等位基因频率为41.49%。杭州市育龄女性的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情况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育龄女性应尽早开展叶酸基因检测,及时给予个体化的叶酸补充,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视黄醇结合蛋白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与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数值的变化差异,从而探讨RBP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通过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并整理自2021年08月至2022年11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寻找更多住院治疗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n=43,UACR<30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49,30mg/g≤UACR<300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n=43,UACR≥300mg/g)。通过调阅病历,记录并整理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HbA1c、TC、TG、LDL-C、HDL-C、Scr、UA、CysC、RBP、UACR、eGFR等临床资料,并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总结。结果:1.三组患者HbA1c、TC、TG、CysC、RBP、UACR、eGF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水平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三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LDL-C、HDL-C、Scr、U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INCB018424溶解度c、TC、TG、CysC、RBP与UACR呈正相关,RBP与UACR的相关性最高(γ=0.571,P=0.000);eGFR与UACR呈负相关(γ=-0.302,P=0.000)。4.曲线回归分析显示RBP对UACR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调整后R~2值为0.290。5.ROC曲线分析显示RB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1(95%CI为0.667~0.866,P=0.000)。最佳截断值为37.45mg/L,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56.2%。结论:1.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RBP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但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2.糖尿病肾病患者的RBP和UAC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BP可对UACR的变化产生显著的Ahmed glaucoma shunt正向影响关系,并可解释UACR29.0%的变化原因。3.RBP水平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56.2%。4.RBP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ERCP与PTCD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Magnetic biosilica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Q-VD-Oph体外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us draina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92岁。依据患者胆道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ERCP组24例,均采用ERCP方式引流;PTCD组26例,均采用PTCD方式引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PTCD组和ERCP组患者术前的血清TBIL、DBIL、ALT、GNSC 125973核磁GT、AL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的上述生化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ERCP组的低位恶性梗阻患者TBIL水平缓解效果优于PTCD组,而该组高位恶性梗阻患者的TBIL水平缓解效果则明显差于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10/24)41.7%、胆道感染(9/24)37.5%、出血(2/24)8.33%,无死亡、穿孔及支架移位;PTC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腺炎(1/24)3.85%、胆道感染(14/26)53.8%、出血(2/26)7.7%、死亡(1/26)3.85%、支架移位(1/24)3.85%,无穿孔;两组胰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和PTCD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9.5±8.3)和(22.3±1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4.11±1.40)和(4.11±1.78)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和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ERCP在低位梗阻中效果更优,而PTCD在高位梗阻中效果更优。对于不同部位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引起胃肠道或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54例分析

目的 对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近5年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胃肠道或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情况、高危因素、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院201Smoothened Agonist6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胃肠道或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病例54例,对怀疑药品、药品不良反应(ADR)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ADR患者中,男性占比较多,年龄>40岁人群居多,原患疾病情况以肺部感染居多,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头孢菌素类引起心血管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多的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而氟喹诺酮类最多的是左氧氟沙星。ADR发生时间在第1天的多见(23例),histo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其中以给药10 min内发生ADR的最高(13例);其次是发生在给药>5 d(15例);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患者有胸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心动过速或心率加快等;痊愈17例,好转37例。结论 临床应用SAHA化学结构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药师应重视其引起的胃肠道或心血管不良反应,积极预防和减少ADR,充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橙皮苷通过抗炎和抗氧化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橙皮苷通过减少炎性分子及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对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Ovariectomy,OVX)大鼠模型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与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OVX组和Sham组,分别进行OVX手术和假手术;将OVX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6只Sham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共6组。分别为Sham组(Sham大鼠+1%CMC混悬液)、对照组(OVX大鼠+1%CMC混悬液)、HP1组(OVX大鼠+5 mg·kg~(-1) HP)、HP2组(OVX大鼠+10 mg·kg~(-1) HP)、HP3组(OVX大鼠+20 mg·kg~(-1)HP)和AN组(OVX大鼠+2.5 mg·kg~(-1) AN)。在进行去卵巢手术或假手术4周后,每天早晨经口灌胃给药,持续10周。给药10周后,测定大鼠的体质量变化量。在处死大鼠前,取得大鼠的腹主动脉血清,放在-20℃标本柜中,测得大鼠的Ca~(2+)和P~(5+)的水平;测定了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水平;也测得大鼠的骨周转换标志物质ALP、ACP、、β-CTx和OC水平。在处死大鼠后,取得大鼠的左股骨,同样放在-20℃标本柜中,经过处理后,测定大鼠左股骨的氧化应激因子TRARS的水平及抗氧化酶GSH、GST、GR、GPx及CAT的水平;测定了大鼠左股骨中段的骨密度、杨氏模量、最大载荷、能量吸收及最大应力;并且得到了大鼠SIRT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BIBW2992 MW对照组相比,经过10周不同浓度HP的处理可显著降低体质量增加量(P<0.001),显著降低了OVX大鼠的Ca~(2+)、P~(5+)水平(P<0.001);显著降LXH254生产商低了骨周转换标志物ALP、ACP、β-CTx和OC的水平(P<0.001);显著增加了骨密度、杨氏模量、最大负荷、能量吸收、最大应力及刚度(P<0.001),显著降低了OVX诱导的大鼠的骨氧化应激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水平并增加了抗氧化酶GSH、GST、GR、GPx及CAT的水平(P<0.001),显著降低了炎性分子TNF-α、IL-6和Path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IL-1β的水平(P<0.001),显著降低了SIRT1基因的表达水平(P<0.001)相比较之下,高浓度HP组的上述参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更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 表明橙皮苷对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症大鼠可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两个柠檬品种叶片离区响应乙烯利处理的转录组分析

‘艾伦尤力克’是尤力克柠檬的一个芽变品种,结果性状优良,但冬季落叶严重,影响翌年产量,且其落叶的响应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柠檬叶片脱落的分子调控机制,以2个冬selleck SB431542季落叶程度不同的柠檬品种‘艾伦尤力克’和‘云柠1号’为材料,分别于落叶前期(E24)、落叶中期(E48)和落叶后期(E72)采集叶柄离区,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2个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E24、E48和E72时期分别获得1400、2466和9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E48时期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GO分析表明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转录调节活性等相关基因在3个时期品种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KEGG分析Medical physics表明,E48时期富集的差异基因数及相关代谢途径最多,主要集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等途径,通过对4个通路的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进行分析,最后筛选得到木葡聚糖内转葡糖基酶/水解酶蛋白、吲哚乙酸诱导蛋白、吲哚-3-乙酸-氨基合成酶、过氧化物酶、β-葡萄糖苷酶、发病相关基因转录激活因子AP2和发病机制相关蛋白13个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Bemcentinib溶解度柠檬叶片脱落的调控有关。以上结论丰富了柠檬叶片脱落相关研究,为柠檬落叶候选基因筛选、落叶途径解析提供可靠数据。

miR-302a-3p靶向调节FGF19/GSK-3β/Nrf2通路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目的:探讨miR-302a-3p靶向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Neurobiology of language、H/R组、inhibitorNC组、miR-302a-3pinhibitor组、miR-302a-3pinhibitor+si-NC组、miR-302a-3pinhibitor+si-FGF19组,检测miR-302a-3p表达、细胞增殖(OD450)、凋亡、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selleckchem DocetaxelFGF19、p-GSK-3β、核Nrf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并探究miR-302a-3p与FGF19的关系。结果:与Ctrl组比较,H/R组H9C2细胞中miR-302a-3p、细胞凋亡率、ROS、MDA水平、Bax、caspase-3、p-GSK-3β蛋白表达升高,FGF19、核Nrf2蛋白表达、OD450值、SOD水平降低(P<0.05);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302a-selleck Ferrostatin-13p inhibitor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si-FGF19减弱了下调miR-302a-3p对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下调miR-302a-3p可通过靶向激活FGF19/GSK-3β/Nrf2通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CKD3-5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分析中医证型与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联,为CKD3-5期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190例病例资料。运用Excel数据表格纳入原始数据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压、腹围、常见合并症、原发病、CKD分期),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TG、TC、FBG、HDL-C、Scr、SUA),中医辨证分型。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数据处理并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或率对一般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X~2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代谢综合征诊断指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纳入的190例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中,男性共117例(61.6%),女性共73例(38.4%),平均年龄为55.42±12.28岁。原发病分布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占比最多(38.4%),其次为高血压肾病(32.6%),糖尿病肾病(28.9%)。2、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中医本虚证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脾肾气虚证(36.3%),脾肾阳虚证(30.5%),阴阳两PLX3397 MW虚证(15.3%),肝肾阴虚证(8.9%),气阴两虚证(8.9%);标实证出现的频率依次为湿浊证(59.5%)、湿热证(24.2%)、血瘀证(12.1%)、水气证(4.2%)。3、不同分期的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患者脾肾气虚证、湿热证分布随着CKD3-5期的进展占比减少(P<0.05),阴阳两虚证、湿浊证分布随着CKD3-5期的进展占比增加(P<0.05)。4、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中血瘀证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气虚证在41-59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占比最高,阴阳两虚证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P<0.05);随着血压分级升高肝肾阴虚证的分布逐渐增加(P<0.05)。5、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中脾肾气虚证在高血压肾病占比最高(40.3%),脾肾阳虚证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占比最高(38.4%)。6、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气阴两虚证HDL-C平均水平阴阳两虚证Scr平均水平在本虚证中相比最高(P<0.05),水气证Scr平均水平在标实点击此处证中相比较高(P<0.05)。7、饮酒与FBG、antibacterial bioassaysTG、腹围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165、0.275、0.270、-0.173,说明饮酒与FBG、TG、腹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HDL-C存在负相关关系。吸烟与TC呈正相关,其典型相关系数是0.221,说明吸烟与TC存在正相关关系。增龄与腹围呈负相关,其典型相关系数是-0.236,说明增龄与腹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1、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原发病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多见。2、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最多见,标实证以湿浊证最多见。3、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随着CKD进展脾肾气虚证、湿热证分布逐渐减少,阴阳两虚证、湿浊证分布逐渐增加。4、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血瘀证男性分布显著高于女性;脾肾气虚证在41-59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占比最高,阴阳两虚证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随着血压分级升高肝肾阴虚证的分布逐渐增加。5、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在高血压肾病中脾肾气虚证占比最高,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脾肾阳虚证占比最高。6、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气阴两虚证HDL-C平均水平、阴阳两虚证Scr平均水平在本虚证中相比最高,水气证Scr平均水平在标实证中相比较高。7、饮酒、吸烟、增龄是CKD3-5期(非透析)合并MS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儿童与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作为一种胆道发育畸形,在儿童和成人中均有病例报道。本文旨在分析儿童与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普通外科及成人普通外科接受RYHJ手术患者的病例。将所有患者以年龄14周岁为界,分为儿童组及成人组。收集所有患者的症状、影像学表现、肝酶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胆管上皮病理学改变等资料。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共有19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儿童组148例(75%),成人组49例(25%)。性别比例(男:女)分别为儿童组1:3.8;成人组1:3.9。两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均为腹痛(儿童组74.3%,成人组77.6%,P>0.05)。儿童组黄疸(26.4%;12.2%,P<0.05)和呕吐(34.5%,4.1%,P<0.05)的发生率较成人组更高,且儿童组合并胰腺炎的发生率更高(23.1%;8.2%,P<0.05)。术前selleck PF-6463922影像学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囊肿类型均以Ⅰ型胆总管囊肿为主(75.0%;65.3%,P>0.05),其次为Ⅳ型胆总管囊肿(24.3%;30.6%,P>0.05)。儿童组术前ALT升高的比率高于成人组(61.5%;28.6%,P<0.05),且儿童组ALT数值(单位:U/L)更高(203(120;353);122(63;255),P<0.0此网站5)。经手术治疗后,儿童组的ALT降幅(单位:U/L)更大(164(87;327);65(29;226.25),P<0.05)。儿童组术前AST升高的比率亦高于成人组(59.5%;18.4%,P<0.05),两组术后降幅Biosafety protection无显著差异。儿童组术前γ-GGT升高的比率高于成人组(68.9%;53.1%,P<0.05),术后γ-GGT的降幅(单位:U/L)更大(220(99;414);86(47.5;293),P<0.05)。儿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成人组(3.4%;14.3%,P<0.05)。儿童组胆管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的比率更低(3.4%;14.2%,P<0.05)。结论:与成人胆总管囊肿患者相比,儿童患者更易出现黄疸与呕吐,且更易合并胰腺炎。儿童患者术前肝酶升高的比率更高,程度更重,但术后肝酶下降也更显著,术后肝功能改善更明显。儿童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胆管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比率更低。说明胆总管囊肿患者在儿童期接受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肝功能,降低远期癌变风险。